全国佛教名寺—宁国寺(一)
宋国英文/图
宁国寺位于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古称资州)县城北门外五公里的栖神山上,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全国最古老的佛教名寺之一,唐宋时期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也是达摩祖师木棉袈裟的归藏之处,1973年经资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9/bmiddle/0024ISuygy6GayzoK9yb8&690
气势恢宏的宁国寺
与峨眉山属同一朝建寺
我国的佛教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经印度传入。然而,仅120余年后,即在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资中已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宁国寺。资中宁国寺与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中的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属同一朝代建寺,比安徽九华山化成寺(唐代圣德二年建)早550多年,比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观音院”(五代后梁创建)早700余年,较峨眉山万年寺、成都文殊院、重庆缙云寺也早200年左右。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资中宁国寺不仅是四川省,也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之一。
http://s11/bmiddle/0024ISuygy6GayCxNncfa&690
宁国寺大雄宝殿
资中宁国寺盛唐时期又名德纯寺,寺依山而建,经明代天顺七年(1463年)重修和以后的多次修葺,前后五进殿堂,进进升高。两侧数十间僧房,规模甚大,殿宇巍峨,建筑宏伟。四周树木葱笼,溪涧环绕,小桥流水,景色旖旎,“为县中著名各寺之冠”。明朝黄华清《宁国寺古殿歌》诗云:“西方桂树千年碧,古钱苍老苔花发。空梁画藻埋尘光,琉青瓦破秋鼯穴。玉檀双桂参差红,长松细草钩阑通。融炉烟断青铜死,朱火真珠更何似。佛灯如漆点阴房,甲光照见石龙尾。迦陵鸟语幽篁深,日落鱼山清梵起。”清代胡琅诗中道:“云飞画栋,楼阁立现;华严月满,金容入天”。诗中
可 见当时的宁国寺的壮观和美丽。
http://s4/mw690/0024ISuygy6GayFMUNl23&690
宁国寺藏经楼
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1937年四川省第二区农业实验学校从资中城迁入寺内办学,1940年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即资中专区)也从资中城里迁往宁国寺作为临时内办公地,可见宁国寺的规模之大。现宁国寺尚存的祖师殿为单檐斗拱搁榫式结构,殿高4.58米,面阔三楹12.9米,进深12.8米,全殿末用一钉,至今仍非常牢固。殿正梁上书“明天顺七年”修造字样,其文字仍十分清淅可见,殿门上的“大雄殿”匾额为明代工部主事资中人蔡如慧所题。
http://s4/mw690/0024ISuygy6GayJJgen63&690
武则天题“菩堤道场”的宁国寺祖师殿
宁国寺的附近有资中人西汉著名辞赋家、谏议大夫王褒的衣冠墓、宋代丞相赵雄和明代御史周冕的墓地等古迹。
原文发表于2006.12《内江文史》第23辑、2007.10.28《内江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