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片断训练:侧面描写
(2019-03-12 19:32:17)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教学偶得 |
一、知识点: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1、人物描写:
A.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B.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C.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D.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描写方法。
E、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它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F、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2、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B.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3、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
例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角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4、这些描写手法的作用
1、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2、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典型的侧面描写片断引路,悟写法。
1、出示课文〈〈小足球赛〉〉中的一段侧面描写的片断。
那个戴红帽子的小女孩生怕别人挡住她,往外探着身子,眼睛盯着远处。坐在她旁边的女孩伸直了脖子。那个扎蝴蝶结的女孩索性站了起来。搂着小弟弟的男孩可能来迟了,他坐在最边上,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旁边的那个戴风雪帽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也许是头一回看到这样激烈的球赛。对这场球赛最感兴趣的要数那位大个子叔叔了。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
2、说说这段话在哪篇文章中见过?读完这段话后,你觉得这场足球赛怎样?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这场足球赛的精彩。再看这段话,作者是抓住什么来写球赛的精彩的?
4、平时我们写一场比赛一般会抓住什么来写呢?那叫做正面描写。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段话并没有从正面去描绘比赛的精彩,而是从观众的表现这个侧面来表现球赛的精彩。这样的描写就叫做侧面描写。
5、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呢?你们希不希望你写的文章有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好好地学习和运用这种写作的方法。
其实,侧面描写不仅是可以运用在写比赛中,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都可以。我们在描写一个事物时,不直接从正面来表现它(他)的特点,而是抓住与他相关的事物来表现,就叫做侧面描写。
三、口头冲浪:你说、我说、“大家”说。口头训练中强化对侧面描写的认识。
1、现在我们可能对侧面描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面对下面这些作文题你会如何构思?现在我们一起来个口头冲浪:你说、我说、“大家”说。看看谁的构思与作家的构思最相近。
2、出示题目:写一个貌美的女子。
引导学生交流,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可以写她的出现大家的表现、她的离去、观者的表现、不同身份年龄的人的不同表现、甚至于花鸟的表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出示《陌上桑》片段。教师稍作引导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妙处,不作详细地解读。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四、故事链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侧面描写。(2分钟)
1、侧面描写还不仅可以用于说话、写文章,其它的艺术创作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讲《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诏命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的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立即联想到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而引来蝴蝶将其误作花,如此画境自然成功得获得第一名。
2、侧面描写常常并不是单独使用的,往往和正面描写一起运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学以致用,侧面描写的书面片断训练。
1、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想一想,怎么运用侧面描写来凸显下面人物的特点?
这男人体格健壮。
这男人身材很高。
这男人好几天没洗澡了,身上有股臭味。
2、出示写作要求:选择一个题目,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断。
一个好消息
六、作文讲评。
七、人物描写好词佳句:
三角眼
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6、他的眉毛时而紧紧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7、他是个聪明的孩子,精灵得像个小猴儿,圆脸上一对大眼睛,像抹了油似的骨碌碌地转,薄薄的嘴唇里那灵巧的舌头,一动弹就流出一串调皮词,耍出一个鬼主意。
8、她那脸蛋儿,白里透红,细嫩得像是刚刚出水的荷花。
9、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10、那张涨红的脸多么饱满,像一撞会破的薄皮柿子,透明、鲜艳。
11、 他肩膀、胸脯全是疙瘩肉,真像个牛犊子。
12、 他肩膀宽阔,身材高大,结实得像一堵墙似的。
13、这双手,皱纹是那么多,那么深,就同山坳里挖出的老树根一样。
14、他的圆滚滚的大肚子高高隆起,像一口上百人煮饭用的大锅反扣在他的身上。
15、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