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丹吉尔lamaisondetanger |
分类: 半沙半绿摩洛哥 |
庭院深深
有一回,几个都去过摩洛哥的朋友一起谈及最喜欢的一个摩洛哥城市,不出所料马拉喀什得票最多,其余菲斯、索维拉也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有朋友最喜欢埃伊特本哈度。我略一思索说,丹吉尔吧。
一直觉得,我对丹吉尔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这城住的酒店La Maison de Tanger. 这间古城中的小酒店是一座Art Deco风格的住宅改建的,面积不大,不过七八间客房,有着同样面积不大的幽深庭院。历次旅行中,我们也多次住过古堡、皇宫、豪宅、农庄、甚至工业建筑改建的酒店,风格多样。但是住进一栋Art Deco风的建筑,这是第一次。Art Deco风在一战前就出现了,真正兴起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以这栋房子的历史不会太久远,最多追溯一个世纪。Art Deco是古典走向现代的一个转折,不仅影响了建筑,更是影响过室内、家具、珠宝、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Art Deco的建筑,今天看不一定觉得如何,如同酒店这栋,基本就是现代主义加一些装饰主义的线条和符号,但是这样一栋建筑,在古典建筑沿袭了上千年的一个世纪前确是非常前卫的。摩洛哥因为受殖民影响,反而很多Art Deco风格的建筑,多集中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如卡萨布兰卡、丹吉尔、得土安等城市,都有大片Art Deco风格的街区。
La Maison de Tanger一共三层,一层容纳了所有公共空间:接待门厅、休息室、餐厅、酒吧。。。二三层全部是客房。一层大空间是原宅的起居室和餐厅,打通了,几组沙发和桌椅再组织空间,古董家具穿插其间闲闲安置,茶几上整齐摆放着书籍画册。空间中配饰很多,是历经时间慢慢收集起来的,而非为着一个酒店的室内设计而临时大批量采购。我的房间是一层唯一一间客房,打开房门就是大厅,因此近水楼台,也将大空间做为自己的起居室,晚饭后闲坐此处,翻一翻画册,剥一粒橘子。那晚丹吉尔雨,微寒,只听得雨声滴滴嗒嗒落在室外花园繁茂的树叶上,室内却温暖芬芳,很是享受。
酒店客人不多,起居室中寥寥三四人各自占据一组沙发桌椅。我旁边桌有个身型苗条的金发美女刚结束晚餐,两人目光对视时彼此微笑,顺势就攀谈起来。女生金发雪肤,小小面孔,五官精致,不是字面意思的blonde,她身着行政套装高跟鞋,纤秾有度的身材和舒展的举止透露着英气和利落,是我十分心仪的那类西人女子。我猜她是法国人,西人女子中小骨架身材苗条五官皮肤细腻的大概只有法国女子了。她的一身正装套装出现在北非这间小酒店中,很是让我诧异。简单聊几句,原来此宅主人是法国人,因喜欢丹吉尔而买下这间大宅改作酒店,现在巴黎、丹吉尔两头跑。听上去她对这间酒店和主人颇为熟悉,不知是否是经常出差的住客或是酒店主人的朋友/合作方。
小酒店大门。丹吉尔古城豪宅不多,这样的门庭已经算精致。大门上方钢筋混凝土出挑的小雨蓬很现代主义,与门框一起由单色的小块石材镶拼出装饰图案,一下子Art
Deco的味道就出来了。天色渐暗,隔了大门,那一点暖光令旅人格外安心。
入得门来小小门厅,楼梯下的空间就做了酒店前台。
小小门厅一角有个供客人等候的区域,以玻璃窗和后面的起居厅隔开。这里不像酒店,完全就是自家舒适的一个小角落。




靠窗的位置是几组桌椅,早餐亦是在这个厅中。几组桌椅看似摆放随意,其实很仔细地考虑过住客的人数和组合。这间起居厅中家具配饰并不成套,但选择精心,放在一起很搭,深得Mix&Match真昧。而且不似只为酒店而设,有家的舒适温馨。店主法国人,难怪这里有一种特有的不经意的法式慵懒摇曳气质。
我家在一层唯一一间客房,大门就直接开在起居室一角。有这样一处迷人的空间,我直接把这里当自家起居室,一人独占舒服的大沙发,剥一粒橘子,慢慢翻看茶几上的画册。耳边若有若无的香颂飘来,更有金发美女一起聊天。旅人的疲惫和时差、窗外的凄风苦雨,此刻都被抛诸脑后。。。这里真是一处能令人彻底放松的所在。
我家。不同寻常布局的客房,入口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古香古色的写字台,两面落地窗,窗外花园芊芊莽莽。立刻爱上了这个角落。某面墙开圆窗,开窗便伸手可触枝叶。
客房不过不失,暖橙的内墙和绿油油的卫生间,色彩装饰都借鉴了摩洛哥本土元素,好在光线柔和,温暖惬意一如公共空间。客房家具台面上陈设的这两具头像艺术品颇令我有点不适,临睡前将它们转到面朝墙才能安然合目。旅途的第二日,时差仍未调整过来,室外的微寒和雨,这里的氛围使得疲倦与放松交织到一起。北非的这间小酒店中,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翌日晨,雨歇。才发现有更大的惊喜等在后面。昨夜霖雨和黑暗阻隔了我们一探庭院,清晨才有机会深入屋外这个不大却清幽的庭院。园中植被茂密,雨后愈发峥嵘,从主屋到泳池,层层跌落,小小碧池竟幽若深潭。池畔回望,白色的三层小楼优雅地掩映在丛丛深绿之后,建筑物也是层层退台,室内室外多个楼梯可供上上下下、楼内楼外。白色外墙表面大面积落地窗,室内的暖橙色柔光如磁石一般,有种温柔强大的吸力,你只觉得随时随刻可以遁入,关上门窗,任是什么样的风雨疲惫也就一并被关在了门外。
庭院一角、主楼侧面另有一栋风格一致的白色两层小楼,直觉应该是屋主自家居所。一层的那个突出落地玻璃空间很是吸引,太会享受生活了。
从室外楼梯上行可见一层层跌落的平台,晴日里住客在此享一顿早餐喝一杯酒不知多惬意。
高处向下看庭院,与周围的关系愈发清晰。这里只是丹吉尔老城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和庭院中的一个,不大的庭院,因为精心设计和植被的选择有了庭院深深之感,而且保持了相当不错的私密性,可谓是城中绿洲。
屋面有胜景,这里是公共区域,辟作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