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和平与战争RASTOKE & KARLOVAC

标签:
rastokekarlovac前南战争 |
分类: 亚德里亚之光 |
上:水边的童话小村RASTOKE;下:露天的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博物馆,KARLOVAC
Rastoke和KARLOVAC,是从十六湖到萨格勒布途中相距不远的两个地方,在地图上不起眼,我甚至连它们的原文发音都读不出来,更无从谈中译名。前者是一个坐落在水上的小村,被木屋水车从延绵的绿色中露出一角,有若童话世界。而后者,是曾经的塞族聚居地,也是前南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场之一,如今小城外的乡村公路边有一个露天的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博物馆Croatian War of Independence Museum,断壁残亘之间堆放着坦克飞机的残片。极短时间内在两种情境间切换,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
我对克罗地亚充满好感,不仅因为它临地中海,有着绵长地海岸线,拥有一切地中海沿岸国家绝美的自然风光、自古希腊罗马以降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建筑、因为其丰富物产所带来的美馔佳酿、因为数量质量都超高的帅哥美女、因为低廉的物价。。。更因为这个国家对于战争的态度。前南战争结束不过二十年,如萨格勒布、杜城这样的大城名城在战争中都遭遇为时不短围城和炮轰,现在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很多人都还亲历过这场战争。然而大城小镇城市形态和建筑街巷完整,公共空间和世俗生活悠然细腻,在当地人脸上不见沉重愁苦,至少浮光掠影看到的表面一点不输欧洲经济发达的那些国家的城镇乡村。若非城镇间偶在建筑物山墙上的弹洞,很难令人相信二十年前这个国家的经历。这里的人们不一定忘却苦难,却不羁绊于过往。这是一个罕见的经历过残酷战争却未将战争伤痛流于表面的国家,仅这一点就足以令我充满敬意。
这幅场景,简直以为又进了十六湖国家公园。原木的小桥栈道栏杆更见拙朴,同是实木建造,这些设施充满生活气息,跟国家公园中为游客设置的设施显然不同。
瀑布不大,却有湍急的气势。视线再远些高些,高处红顶木屋聚集,就是村落了。近处一块较平坦的茵茵绿坪,在这片山地地形中已经算是较大面积的绿地了,其间木质桌凳散落,靠近河岸处有质朴的木质栏杆扶手。这里应是村中的公共区域。这一点人工痕迹和公共性让小村有了人气。
几座木屋就座落在河堤上。这样的房子看着很美,只是不知住在其间的人是何感受,是否已经适应了潮湿和终年的水声。
进村的路是这座跨在河流上的桥,结实的桥墩给人安稳感。金属桥梁结构暴露,一钉一铆皆有板有眼,近人的桥面和扶手栏杆却是实木,与周围环境十分匹配。
近前的小村,房屋和中欧山区村落中的建筑有类似之处,下部石墙裸露或抹灰,上部木墙木栏,坡顶木瓦,实木百叶,只是装饰略少些。看上去干净整洁,一样家家户户门前窗下装饰着鲜花和植物。
水是这小村最大的特点。流动的溪水和建筑物相依相傍,最大限度保留了自然景观,人工痕迹却见匠心。依着地势砌筑挡台平台,顺势利导引导水流形成丰富的景观,间中木质栈桥搭接,空间和流线很具趣味性。小村游客不多,亦有客栈餐厅,但是多数游客停经一下便离开,因此保留了它本来的宁静。
离开时又站在河对岸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宛若童话世界中小村。在这里的短短一点时间,眼睛和内心都无比熨妥和放松。即便是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也还是真有世外桃源的。
相距不远的KARLOVAC完全是另外一幅样貌。这里是从前的战场,如今的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博物馆的一部分。那些断壁残亘,那些变形的铁器,正是这片地方曾经的劫难。
炸毁的房屋如今围着围挡,上面贴着这里未来的样貌。此地被规划为战争博物馆,毁坏的房屋将会原样保留,外面加上玻璃幕墙外壳,与原貌保持清晰的关系。战争中留下来的兵器残件也会陈列在室外庭院。
夕阳中,这些生锈变形的庞大铁器无声地展示在这里。陈列环境和陈列方式既不刻意也不忽视,没有冰冷、不安、愤怒和呐喊,是那种硝烟过后的宁静。
花圃中以红白两色鲜花铺出克罗地亚国徽的图案,此时此地,过去与现在并存。眼前的一切展示着曾经的惨烈,而空气中是天地洪荒之后的风轻云淡。那一刻,油然而生对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的敬意:他们并非擅忘,他们只是更着眼于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