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dinburgh爱丁堡艺术节 |
分类: 英伦探幽 |
若论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差别,在苏格兰人看来,那基本上就是两个国家,尽管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室血统早已水乳交融。以我们局外人对于不列颠浮光掠影的了解,风笛、苏格兰裙子、华莱士和勇敢的心。。。这些是在我们概念中令苏格兰从英格兰跳脱出来的因素。
而对于我,认识一城一国,照例从建筑和街景开始。从车进入爱丁堡城区的那一刻起,我一直紧盯窗外,寻找这个城市、寻找苏格兰与英格兰的不同。
总体感受,就老城街巷尺度而言,苏格兰比英格兰略大一点,建筑物尺度也明显高大一些,新区的差别不明显。许多国家似都有这样的南北差异。另有一点明显差异,如果说英格兰城市是红砖建筑的城市,那么苏格兰城市就是石材建筑的城市。英格兰的古典建筑,除了公共建筑和少数私人豪宅外用石材外,各种尺寸和色调差别的红砖广泛应用。即便在伦敦这样的大城中,红砖建筑仍然占了很大比例,包括如皇家阿尔伯特堂、泰特现代艺术馆、高档百货店Fortnam & Mason等有名的大空间公共建筑。而在爱丁堡,石材基本是古典建筑的主要材料,而且还是如过过火一般的灰黄色泛着黢黑的石材。这一特点,后来到格拉斯哥更为明显。
进入爱丁堡城区,街边不时显现这样高大的石材古典建筑,黑黢黢的表面,是在英格兰不多见的场景。
径直到了爱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这里是爱丁堡乃至整个苏格兰的象征,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是苏格兰皇家城堡,见证过战争无数。爱丁堡这座城市地势起伏,新城与老城之间隔着火车站和一道绿色峡谷。城堡占据了城市的制高点,就在老城一侧的峡谷边缘,因而更见巍峨。
城堡门前的广场上搭着U型临时看台,高处几排已经跳出城堡边缘的城墙外。估计每年夏季的艺术节期间都是这幅光景。
旺季的爱丁堡城堡游人如织
室内外各种徽纹、油画、陈设,诉说着城堡和这一古老民族的历史。
片中着苏格兰裙子的中年男人为爱丁堡城堡导游。这里的导游清一色中老年男性,以浅灰色西装和墨绿色格子裙为统一制服。阴晴不定的爱丁堡,阳光和急雨轮替出现,使得本来人头攒动的城堡中略显骚乱。此时忽闻身后声如洪钟,杂乱喧嚣中引得所有人朝声音的方向望去,是另一位长者导游,体重怕是两百磅以上,苏格兰裙子制服之外,披着一件卡其色风雨衣,正在向游客讲解。语调沉稳雄浑,声音从胸腹中冲出,在城堡上空回荡盘旋。那一刻他的身形神态语调,有若一个君王,使得周边的喧嚣瞬间低了下去,所有人凝神在他身上。那一刻便知晓,华莱士于苏格兰不是偶然。
城堡上俯瞰爱丁堡。爱丁堡临海,地势起伏,城中一道峡谷,分开新城老城。峡谷的两端高起,爱丁堡城堡和卡尔顿山Calton Hill呈对角线分踞两个制高点,又恰好一个在新城一个在老城,遥遥相望,中间谷底绿茵环抱。一座大城中有这样一大片起伏的自然地貌景观十分难得,使得城中诸多位置与建筑物屋顶近乎水平,造就了不同寻常的视角去打量这座城市。
从爱丁堡城堡出来,正对着近乎笔直的皇家一英里Royal Mile。这是老城内非常重要的一条街,联系了爱丁堡诸多古迹名胜,也是非常有活力的一条街,两侧小店铺林立,不时可见街头艺人。
从城堡出来,与皇家一英里背道而驰。与同行相伴出行的好处就在这,这一群朋友心聪目明,手快脚快脑快,进城时慢悠悠的车程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早将沿途看到的有趣的建筑景观扫入眼底。从城堡出来后,几个人大致规划了一下线路,逐个去寻想看的建筑。有人方向感极强,有人擅长识图,有人语言有优势,所有想看的地方,里里外外总能达到心愿。这一栋Usher Hall是一栋古典剧场,入口处加建出狭长弧面的玻璃幕墙前厅。
爱丁堡街边建筑,很多这样带地下室和下沉庭院的,入口处一座桥联系城市街道。这点倒是和英格兰很像。
隔开新城与老城的峡谷,绿意葱葱,墓园间中,一些露天市场古董市场也籍这块谷地展开。都会中心能有这样一片媲美郊野的自然地貌实在难得。
新城街巷比老城宽阔些,形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街区,每条垂直王子大街的街道都是一条笔直的上坡路,每条街道的最高点中心都有一座雕像矗立。
街边的镂空构筑物,像是哥特建筑的顶部直接放到地上。细看每个构件都是西方的,整体却有如东方的塔的效果。不知是何名胜。
国家画廊门前的广场,街头艺人请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表演。看红衣小女生窃喜的表情,大庭广众之下的自得其乐好不令人羡慕!
看客们亦很投入。无论英格兰还是苏格兰,市民生活都十分丰富,大城市的闹市街头广场随处可看到街头艺人表演。
穿街走巷,路遇作家博物馆。
街头双层观光巴士。整个英伦,首层店铺外墙色彩和红色巴士使得阴霾和多雨也不那么可怕了。
重回老城中爱丁堡城堡正对的皇家一英里大道,高街High Street这一段巧遇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整条步行街被形形色色的街头艺术家塞得满满的。这一组黑衣人,每隔几分钟,演员们各自表演,大声叫喊,将手中演出传单发放给街头行人,然后突然静默,每个人姿势表情定格。如此反复轮替,颇引人注目。
细细观察这一组每个人的表情动作,很为这两个眼下长了泪痣的姑娘着迷。尤其是金发的这一个,眉眼嘴角间,有二战前名伶的风情。两人看上去颇相像,不知碰巧还是妆容使然。
身体柔韧灵活的男生,和缓的音乐中,精神籍肢体动作最终传递到水晶球上,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浑然无视高街上的喧闹拥挤,以自己的节奏舒缓而连贯的一系列动作,如入无人之境。
燕瘦环肥
形形色色,十分穿越。行人游客穿梭其间,与表演者留影交流,无意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制作气球玩偶的女生手上动作飞快,小姑娘看得入神,最后如愿得到作品为礼物。爱丁堡艺术节,不仅有剧院中正襟危坐的各类高大上演出,更有街头艺人引人入胜的表演和普通公众的参与。英国的街头游乐会颇有传统,我们也曾有庙会可与之媲美,惜近年式微,如今我们的大城市街头再难觅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