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法国:莱茵之光

标签:
莱茵河魏尔于南格德国法国旅游 |
分类: 盲走阿尔卑斯 |
从德国魏尔Weil am Rhine到对岸的法国于南格Huninger,跨越莱茵河大桥的正中,德法两国交界线。
在巴塞尔的两天夜宿德国小镇魏尔Weil am Rhine。此地其实是德、法、瑞三国交界处,上图的大桥正中虽是德法两国交界,顺着片中的视线正前方二百米,既是瑞、法、德三国边界交点。
魏尔本身是个没有太多特点的小城,来此多是专程前往维特拉设计园Vitra Campus。由于德国相对低的物价和靠近巴塞尔的优势,也有不少旅行者白天畅游巴塞尔后,把魏尔作为晚上的休憩地。
傍晚回到魏尔,酒店周边静悄悄,除了一个大超市几个小酒店看不到太多风景。搞不清这里是市区还是城镇边缘。听说莱茵河离此不远,和几个朋友朝莱茵河方向散步找餐厅。
这一程颇走了不少距离,途经居住区,走了一小段山路,还跨越了铁路上方。沿途少人,建筑物和街景乏善足陈。应该是二战后新建的城市,有工业化批量迅速建设的痕迹,走得看得都厌倦。连沿途一个旧厂房改建的教堂也让我失去了兴味,宁愿赶快走到最近的超市商场,看见人、看见生活的痕迹对我更有吸引力。
在欧洲走过的地方,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还是有一点诧异,欧洲也有如此乏味的地方。
这一走,直接到了莱茵河边上。欧洲的城市,再乏味阳光和空气也总令人心情愉悦,何况还有眼前的莱茵河美景。一眼看见河边一栋漂亮的玻璃房子餐厅,众人不由自主走进去,竟然是间中餐厅。欧洲的中餐厅食物美味的不少见,建筑、室内讲究的就不多了,这一间颇令人意外。
旅行时除了集体安排,几乎不会选择中餐厅。尽管日常饮食我绝算不上兼容并蓄,旅行时倒是海纳百川。食物是了解一个地方的绝佳途径。
他乡遇同胞的喜悦过后,坐下来点菜时才发现问题,一本菜谱上来,这个没有那个不能做。于是合上菜谱问,能做什么?同胞倒也诚实,说才接手此间餐厅一周,各种准备不足。同行的姐姐索性进了后厨检视,不消十分钟,凭着三句半英文搞定了点菜事宜。
菜端上桌,哭笑不得。无论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木须肉。。。油盐酱醋加一点辣,所有菜几乎都一个味。进过后厨的朋友说,这里所有肉都是切片事先水煮过的,做什么菜抓一点进去再加不同配菜就完。
便是这样也无损莱茵美景。餐厅内视野虽好也无心多停留,草草结束一餐便出门散步。
餐厅旁边是这座横跨莱茵、连接德法两国的拉索步行桥。夕阳躲在云层后面,我们正朝法国走去。

这一段河岸多工业码头,岸上景色未见有多吸引人。然而夕阳下美不胜收。
东岸的德国一侧浴在醉人的夕阳中,平凡的建筑物也变得如此动人。桥上人来人往,当地人对此美景已经熟视无睹。我等生活在PM2.5经常暴表的城市中人已经按捺不住兴奋。最好的一段夕阳让我们赶上了。在这里留下朋友一家三口若干好片,温馨无限。另有同行一位大姐的美片,回来后看片会上被大家惊叹。其本人也说某张她的人像“嫁出去了”。我以为这是对我摄影技术的最好评价,欣然笑纳。
大桥中线,德法两国分界线。只在一侧扶手外设了一块标牌以两种文字说明边界,即题图这一张。
桥的另一端便是法国于南格Huningue。桥边有超市的手推车。这一侧的法国人到对岸物价相对便宜的德国超市购物,推着购物车过桥,将车留在了法国这一边。欧盟,确有它有意思的一面。认识的不少欧洲人已不再说某国人如何如何,而是改口称欧洲人European。欧盟至少在地理上消除了边界,给很多人带来方便,可惜不够彻底。统一的只是欧元而不是财政体系,带来今天欧盟的诸多问题。
东岸的德国浴在夕阳中,西岸的法国夕阳躲在层云下面,只余剪影。
法国这一侧的建筑似有所不同。屋顶坡度没有那么陡,有门廊,平台舒展。
教堂钟塔和方尖碑就在眼前,却隔着工地围挡过不去。
是附近的小广场在施工,越过工地围挡的上端,法国小镇于南格剪影。我的第二次法国之行如此短暂奇异。
回程漫长的步行。越过铁路桥时天已经黑了。走得气喘吁吁,边走边拍手持不稳。模糊了,正好还原这个边境小镇的空寂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