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走阿尔卑斯

标签:
阿尔卑斯瑞士法国德国列支敦士登 |
分类: 盲走阿尔卑斯 |
太多的地方,你知道早晚要去,并不急于规划。而突然有一天,它就在你眼前了。
这一次,是瑞士。
对瑞士没有过多渴望。所有人都盛赞这里的富有、美丽、安全、清洁,这个阿尔卑斯山麓的内陆国家是许多人的梦想。而对我,瑞士是个模范生,因为太优秀,所以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不免乏味。始终喜欢多元混杂的地方,那意味着各种丰富。
概念中是瑞士行,行程单都没有细读就出发了,而且这一次没有带旅行指南。从法兰克福落地,一路南下到靠近德瑞法边境的巴塞尔,开始在瑞士绕着阿尔卑斯山麓南北走之字:巴登、苏黎世、比绍弗斯采尔、阿彭策尔、圣加仑、达沃斯、瓜达、库尔、圣莫里茨、卢塞恩、伯尔尼、因特拉肯、少女峰,直至南部意大利语区老城卢加诺,从这里出瑞士进意大利科莫,最后从米兰离开。两周走下来,发现竟然走了五个国家,德、瑞、意之外,尚有法国和列支敦士登。
而且是三进三出法国。就这样,在没有到过巴黎、蓝色海岸、普罗旺斯。。。之前,不知不觉就已经去过三次法国了!
而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则是个意外惊喜。
瑞士之美在乡村小镇。瑞士国土面积不大,城市和乡村在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差别甚小,区别是在规模、历史文化、城市形态、自然环境等方面,因而迷人。难忘在阿彭策尔乡村牧场原野的满目青翠,瓜达小镇家家房子外墙的上的美丽彩绘,以及途中经过的那些不知名村庄小镇房屋窗台阳台上盛放的夏花。。。
更不用说瑞士的湖光山色。在少女峰顶端时风雪交加,又一次错失雪山的真颜。这几年看雪山的运气欠佳,数次到不同雪山都未赶上晴天,却越来越少遗憾。不必求全,云深处,我在这里就好。乘船从一个城市经图恩湖到另一个城市。美丽的图恩湖,和在新西兰湖泊的纯净少人又不一样。船只沿狭长的图恩湖在两岸的城镇间穿梭。每到一处市镇码头,远远看到的那些城堡古建筑吸引极了。附近水面上游泳戏水晒太阳的人出没,共享夏日的阳光湖水清风。第一次坐船不觉得厌倦,一刻都没有在船舱内停留。不停随船停泊的方位在两侧船舷来回往复,两岸的市镇、风景和人美不胜收。
少不得去看各式房子。躲过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瑞士,大城小镇各个时期的街巷建筑保存完好,巍峨的殿堂和朴素的乡间农舍都有其特殊的魅力。瑞士的现代建筑也令人耳目一新。继北欧之后,这里的新建筑又给我补了一课。举世皆知瑞士以金融业著名,其实精密仪器制造业也是瑞士的骄傲。这个优势体现到建筑上,简直是以制造精密仪器的水准在建造房子。很多次以手去触摸感受那些建筑物表面的材料质感和细部节点的细腻微妙变化,那背后是财富、智慧、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荟萃。
瑞士有两个吸引我再回去的地方。其一是瓦斯Vals小镇,瑞士籍的建筑师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此设计了温泉酒店Therme Vals。在此地只停留不到一个小时,没有和朋友们一起进到里面。好的建筑不是让人膜拜,而是让人体验的。时间太短,与其心浮气躁进去,不如把时间放在外面,耐心地沿着它的周围、屋顶行走,一点点看过来。到了它的身旁,仍无缘一睹照片图纸上众人口中水石交错、光影流动的动人空间,却看到了它所处的场景,它周围的青山环绕和肌理迷人的小镇。下一次,一定会在此住上一夜,细品它的内里乾坤。
另一个就是伯尔尼Berne,瑞士的首都。这世界上我到过又喜欢的地方,随口可以说出一长串名字。能够的上魂牵梦系的,只有两个地方。伯尔尼是其一,另一个是意大利南部古镇马泰拉Matera。
伯尔尼老城是个不醒的梦境。在那城里,追着落日的流光走,却总是落后一步。惊喜总被失落踩着影子。又遭遇了在马泰拉同样的状况,一瞬间被那城震住,仿佛灵魂出窍,手脚却是极快。不停步地走,只听得到自己深重的呼吸,和咔咔的快门声。
在法兰克福落地,从机场直接南下。对这城唯一的印象就是街头卡通色彩卡通图案的有轨电车。
斯图加特在我的记忆中是一连串的博物馆,斯图加特美术馆、奔驰博物馆、保时捷博物馆,最后在玻璃立方体的斯图加特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 Stuttgart门前停下来。短短时间内的这一系列博物馆是一顿囫囵大餐,来不及细细消化。
德国巴登巴登小镇,穿城而过的河流,
迷人的夏夜,在这个布满鲜花的餐厅大嚼德国猪手和香肠到几乎走不动路。
第一次进法国是斯特拉斯堡。在欧盟,国境线的概念很弱,统一的不仅是欧元,文化历史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在德国南部沿莱茵河南下,一不留神就去了一趟法国,一不留神又出来了。短暂的停留,没有觉得斯特拉斯堡与德国南部小城的太多差异,至少是城市形态和建筑上。
第二次进法国是在德国南部边境小城魏尔Weil。这个小城位于德、法、瑞交界处,是在瑞士巴塞尔停留时晚上住宿的地方。晚饭是在莱茵河边的一家餐厅,饭后沿跨河大桥散步,过了桥中线就是法国了,甚至今不知对岸法国小镇的名字。到了法国这一侧,超市的购物车放在桥的起始处---居住此城的法国人习惯到对岸物价便宜的德国超市购物。
第三次去法国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朗香教堂。这个每位建筑师自最初建筑教育启蒙时就开始听闻大名的建筑,在时隔了这么多年后终于一睹真颜。它和它的设计者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建筑史上浓重的一笔。在它的脚下不由从内心感慨:真的是有天才这回事的。。。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我爱的当代大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为朗香教堂所做的加建。与柯布西耶汪洋恣肆的激情与天分不同,皮亚诺以其一贯的沉着笃定表达他对这座不朽名作的敬意。两代大师,隔了时间,在同一地点,释放着各自的才华与执着。
巴塞尔,这个前工业城市发展起来的瑞士第三大城,也是一个荟萃了大量新建筑的城市,一众建筑大师在此留下痕迹,目不暇给。一场现代建筑的饕餮之后,回到老城,巍峨绚丽的市政厅门口巧遇长跑盛会。市政厅广场前的露天集市上,嚼着手工巧克力与人群共欢腾。
都只道卢塞恩的廊桥,其实巴登小镇也有个廊桥。离此桥不远有一个钢桁架结构的新桥,也算一种形式的廊桥。一新一老两座廊桥是这个美丽山边小镇的门户。
大城苏黎世。这城聚集着财富、时尚、创意、活力,街头的帅哥美女像是直接从时尚大片中走出来。无论是雨夜迷离中的苏黎世,傍晚时分夕阳下溢彩流光的苏黎世,抑或是周末空空荡荡的班霍夫大街上创意无穷的橱窗中的苏黎世,这城的魅力无可抵挡。
比绍弗斯采尔小镇中这座白色小教堂,如深闺中清水出芙蓉的少女。
专程到圣加仑去看修道院图书馆。正午老城中明亮的阳光。
阿彭策尔小镇外山坡上,将自己埋身在柔软的青草间,周边山峦层叠,谷地延绵,满目青翠。阳光温柔地拥抱了全身,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已经置身在只在图片视频中见到过的经典的瑞士乡村风光中。一行人或卧或坐,蹦跳滚打各种释放。
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是个意外惊喜,小城的尺度,大城的气度。满城的户外雕塑是神来之笔。
有瑞士最美乡村之称的瓜达小镇。细看一栋栋乡村大宅,外墙上那些古典柱式线脚门套窗台都是画上去的,家家户户各不相同。每个角度看上去都似水彩画。
达沃斯,因每年在此召开的全球经济年会而闻名,却因这湖而灵动。
卢塞恩,不必说著名的廊桥和受伤的醒狮,不必说它的潋滟湖光。难忘霍夫教堂墓碑前的这对美目和迷人笑靥。总有些人,时光在他们身上驻足。他们的美,历久弥新,动人心魄。
伯尔尼老城是不醒的梦境。在这城不停地走,从白天到黑夜。不知在追逐什么,只是无法停下脚步。我只徒握有这一瞬。
少女峰脚下,格林德尔瓦尔德小镇,白日与黑夜交界时分的最后一缕光。
瑞士南部城市卢加诺,因靠近意大利,连城中的老建筑都多巴洛克风。乡间的这栋竖向彩条玻璃的学校体育馆别具味道。
在卢加诺夜宿的酒店是在瑞、意两国边境线旁边的意大利一侧。酒店房间阳台上,可以看到边界关卡上的瑞士国旗。
傍晚沿卢加诺湖在意大利一侧散步,走到不知名小镇,恰遇周末露天拉丁音乐节,竟然有现场乐队,听到salsa音乐响起我就走不动了。混迹当地人中间逛集市、吃东西、大跳Salsa舞。到了意大利这一侧,空气都不一样,我爱意大利!
科莫有点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城中心大教堂附近的这个广场仍是我心中的意大利,稍往周边街巷走去,掩饰不住的颓败。广场相邻的湖岸附近有些杂乱,意北这个著名的大湖,没有传说中的动人。应该是没有找对最美的地方。
阿尔卑斯行结束在米兰。北意和南意还是有些不同,城市尺度都不一样。米兰到底是大城,对它的纷乱也就觉得自然而然。可是只这一座无与伦比的大教堂,就足以让人爱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