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冰山上的来客:奥斯陆歌剧院Oslo Opera House

标签:
奥斯陆歌剧院oslooperahouse斯诺赫塔snoehetta白色大理石onwayto |
分类: 北欧向北 |
奥斯陆歌剧院Oslo
Opera House。白色冰山一样依傍在奥斯陆湾。
依傍在岸边的奥斯陆歌剧院。在整个奥斯陆湾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它。
歌剧院离岸边有窄窄的距离。通向歌剧院入口广场的只有这座白色的桥。
歌剧院观众厅前广场。似乎阴云比晴空下更具表现力。
歌剧院屋面由几块不同角度的斜坡组成,从地面可辗转连续上到屋面,是这栋建筑最吸引人之处。入口旁边这块三角形斜面是唯一一块不与其它屋面连同的斜面,坡度较陡,却也挡不住参观者的脚步。上面的人有意无意成了风景。
站在三角形坡面的顶角向下向远处看。城市的风景和玻璃幕墙中的反射影像连成长卷。
剧院入口白色大理石墙上一块约40cmX40cm的不锈钢标识,已经将建筑物名称、设计意向表达得十分清晰。只要你站在这里,你就是中心,正如铭牌中心镜面不锈钢中你的影像。这正是公共建筑的意义所在,缺乏公众参与的宏大建筑最终只能沦为资本或意识形态的代言。Husbanken是挪威国家住房银行,不知是否为歌剧院的赞助方。艺术面前,资本能收起叮当作响的姿态,甘居小小铭牌不起眼的一角,同样值得尊敬。
剧院屋面中心隆起的玻璃盒子是观众休息厅。这座歌剧院共用了四种主要材料,外墙和屋面的白色大理石、屋面突出部分外墙的金属铝板和玻璃幕墙、室内大量使用了木材。玻璃的轻盈不仅强化了“冰山”的表现力,为室内外提供了互相观察的途径,也将周边的美景和城市影象反映出来。
白色大理石屋面远观似乎只有几个巨大完整的块面,细看肌理十分丰富。歌剧院屋面石材的铺装设计由建筑师与艺术家合作完成。空旷的屋面没有任何植被小品等景观元素,看似均质,参观人群密度却并不均等。人们会在一些地方集中停留,这些引人停留的地方正是设计精髓所在。
看似平整的白色屋面通过石材的切割、隆起、凹口、坡度转折、质感变化等细节设计形成感官和空间焦点,吸引人驻足、停留、观察、体验。。。
屋面这两个不同坡度的转折处,以表面肌理略微不同的石材处理,不仅巧妙衔接不同坡度的变化,引导雨水流向,而且形成景观变化,引得每个到此的人都要沿这条直线走一遍。
阴影和靠近玻璃幕墙处也是吸引人们停留之处。
舞台出屋面部分以银白色铝板覆盖,阳光下熠熠发光。
铝板看似平铺直叙,走进了才能观察到表面肌理的变化。盲文一般的凹凸圆点,试图读出它的规则。这一部分也是与艺术家合作完成。
屋面的玻璃幕墙打破了大片石材、金属的封闭,使得整座“冰山”轻盈起来。最令人惊喜的是,玻璃幕墙将城市和自然景观引入建筑,是大片白色中生动的变化。
玻璃幕墙在反射与投射间形成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
歌剧院室内观众休息厅采用了大量木材。曲面的部分是观众厅。
木质坡道台阶
观众厅内的部分实墙采用内凹的四边形锥体,虚实相间镂空肌理,后衬发光LED。灵感来自于融化的冰块,也是艺术家的杰作。
干净敞亮的白色空间。屋面上的人趴在玻璃幕墙上向下望,作蜘蛛人状。
室内木饰。复杂的断面和排列组合,是视觉也是声学需求。
卫生间室内主打金棕色
餐厅外面的海面上一座玻璃与金属的雕塑,名为SHE
LIES,女雕塑家作品。为什么不是HE
LIES?纠结又剔透,也许正是女性谎言的特质。
歌剧院侧面和旗帜。天然黑白片。
歌剧院旁边正在兴建的新建筑。奥斯陆是中国之外不多见的工地多的都市,市区所到之处不乏塔吊。一个港湾之隔,Renzo
Piano设计的现代艺术馆Astrup Fearnley Museum of Temporoary
Art正在施工中。三四年之后是再访奥斯陆的合适时机,届时许多新建筑落成,这座城市会有更多惊喜等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