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冬日纪行37--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和教堂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

标签: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故宫青花瓷教堂地下水宫 |
分类: 且行且停 |
托普卡帕宫Topkapi Palace
托普卡帕宫门口的这个转角是我驻足最多的地方。一棵老树分流了道路,如河心的一块岩石,兀自恒久,任一切从身边流过。往前几百米便是圣索非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
进了大门便是第一庭院。庭院的一角是拜占庭时期的教堂Church
of Hagia
Eirene,清晰可见后面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第一庭院更像一个大花园,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落叶乔木高大参天,冬季露出美丽的银白色枝条树干。
第二庭院入口,左右两个城堡状尖塔极具辨识性,反而比第一庭院入口更容易让人记住。这里是中门,奥斯曼帝国时期,只有苏丹和太后可骑马经过,其余人均要在此下马。
皇宫模型。可见托普卡帕宫并不似古时中西宫殿讲究中正对称,中轴线也不鲜明。锅盔状屋面和尖塔最密集处即为后宫。
公正塔。
第三庭院大门----幸福之门,这扇门是皇宫内、外廷的分隔,相当于故宫的乾清门。
珍宝馆和服饰展馆都不允许拍照。一开始不知规矩,所以侥幸留下一张。珍宝馆中以珠宝为主,也包括镶金砌玉的佩剑等。皇室的珠宝风格与Cartier为印度土邦邦主定制的那一批风格类似,大粒宝石大块金,有“珍珠如土金如泥”的满不在乎劲,镶工更粗放。土耳其深受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影响,其宫殿中随处可见。图中服饰可见一斑。土耳其的民族服装,十七世纪前与中国古代服装一般无二,都是平面裁剪。十七世纪后的服饰明显受欧洲影响,裁剪立体,衣服上出现大量褶裥。
第三、四庭院中的宫殿
螺钿镶嵌的工艺水准十分高。较之中式螺钿的曲线花草虫鱼图案,这种几何纹样与现代设计更接近。
遍布墙面、屋顶的青花瓷片。
从一处转到另一处,从伊斯兰纹样的装饰风格立即转为纤靡绮丽的洛可可风。在土耳其,经常沉迷在这样迅速的东西交融变化中。
洛可可风格顶棚与青花瓷墙面。
伊斯兰纹样的顶棚与壁画上的爱奥尼柱式。
托普卡帕宫有明显的随意加建痕迹。穹顶中莫名的一根柱子让我们忍俊不禁,外墙处小角度的倾斜偏差简直像马路边上装修队的作为。好在有钱堆砌,不致沦为粗陋。这种不谨饬无论在欧洲或是远东都难找到出处。
后宫宠妃庭院。土耳其的后宫简陋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房间狭小,走廊幽暗。这里已是最疏朗的一处。故宫的后宫,无论如何一定品级以上得宠的嫔妃自有一个庭院。这里的后宫除皇太后外未见有其余人有单独宫室,难以想象三千后宫如何安置。
托普卡帕宫最南端临海,是远眺金角湾对面的最佳位置。古时后宫女子,大概只有在这里一探外面的世界。
沿数十级台阶向下,谁曾想不起眼的入口下竟隐藏着一个近万平方米,令人瞠目结舌的一个如此瑰丽的地下宫殿!
地下水宫由336根柱子支撑,98根为科林斯柱式,其余为陶立克柱式。一点恐惧一点诱惑中令人欲罢不能的妖娆,时不时顶棚上的一滴水落到头上,话说有洞穴恐惧症的人最好不要一个人去,尤其对有水洞穴恐惧者。
水中游弋的鱼。美丽得妖孽。据说当年发现地下水宫时,就是因为有人能从地下室打到水钓上鱼来。
两颗柱础的美杜沙雕像,一倒一侧。传说女妖梅杜莎把凡是看到她眼睛的人都变成石头,因此把她的像侧放、倒放。此处灯光是绿色,愈发阴森。
地下水宫的出口是另一处,位于街边一栋建筑的首层。重见光明令我们长出一口气。我们一致认为地下水宫根本就是古时的人防工程,它的两个出入口的特点简直跟现代地下人防出入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