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气球之旅没有在计划中。
冬日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旅行,温度是最困扰我的问题。呼吸系统顽疾、怕冷怕到要死----仅这两项就不得不放弃许多有趣的尝试。刚离开伊斯坦布尔时,有两天着实冻着了。安塔利亚、梅尔辛这种地中海城市其实最对我胃口。一出梅尔辛向内陆出发,我立即将最保暖的衣物悉数披挂上身。格雷梅一天,虽然在冰天雪地中,尚能应付。
晚上大家商量预定热气球之旅。这是此地最著名的旅行项目之一。卡帕多细亚据说是世界上最适合热气球旅行的两个地方之一(另一为肯尼亚),气候、地貌、风力等所有条件都合适。久咳气促,我无法判断高空中的温度、气压、风力等状况,踟蹰着没有报名。
这是独自旅行与结伴旅行的不同。独自旅行的底限是你自己一个人能不能搞定一切,包括冒险所带来的一切可能的后果。结伴旅行还要多考虑一件事,就是不能给你的同伴造成不便。我客观评估热气球旅行,不会出现最糟糕的状况,但是一但呼吸系统不能承受而发生紧急状况,至少会扫了同伴的兴致。
这时有人对我说:试试吧,卡帕多细亚的热气球旅行不是每天都有,能飞的季节,即使报了名,也要视当天早上的气候、云量、风力等诸多因素而定,能飞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想起棉花堡看到的滑翔伞飞行者,在蓝天与大地间划过一道漂亮的红色弧线,那种自由令人心驰。当时还恨恨地想,为什么我总是看客而非实践的那一个?机会就在眼前。念及此,毅然决然报名。
所以,我跟小朋友们常说的两句话之一是:凡事趁早。
趁健康状况、体力上佳时,实践一切感兴趣的事情。如我,很多年一直没有上西藏,因为知道此生早晚必去。可是从某时开始,呼吸系统顽疾毫无规律地随时可能发作,去海拔稍高点的地方就要十分小心,西藏也就一搁再搁。
其实还有一句话:
永远都不晚。


黎明前的半明半昧中出发。天明前村落后面的地平线上方一片清华。

原野尽头的地平线出现第一缕金光。天气晴好,可以飞。我们的气球,正在向里面充气。

要飞了,二十四个人挤在一个均分成六格的篮筐中。英武的飞行员手握上方的操纵杆,目视前方。


蓄势待发。


飞起来了。飘在空中的感觉,很好。



脚下的村镇、洞穴、大地。




掠过大地,掠过山川。听风声从耳边掠过。


无论飞得多高,我们的身影永远投射在大地上。






以不同的角度看大地,看我们自己。


热气球上的温度远没有想象中的低。尤其是在迎光面,随着太阳出来,越升越高,周边的空气也暖洋洋的。
我们的气球。每隔一阵,伴随着“轰”的一声,点火器向气球内部喷出一大团火,如巨大的喷火怪兽。
大地艺术。人们不经意的行为,有时是最美的。

地面一群工作人员的协作下,热气球的篮筐精准地降落到平板拖车上。
还有红色香槟等着我们。

帅得像广告片中的男主角。别人忙着碰杯庆祝,我忙着偷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