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青杨:如果张国立拍《纸牌屋》能过审吗?
(2014-03-06 07:57:45)
标签:
文化 |
分类: 天下事—时评 |
3月4日张国立在两会上回应关于国剧不好看的说法时,称:“我现在也在追《纸牌屋》,常有人说国内剧不好看,我们能拍出《纸牌屋》这样的剧,但能通过层层审查么?”他还表示:“不反对当今的影视剧审查制度,不反对引进外国影视剧。”但呼吁:“对国内剧和引进剧采用统一审查标准,这有利于国内剧高水平创作。”
热门美剧《纸牌屋2》自在中国热播,就引发了不少中国网友的追捧和共鸣。国人痴迷此剧的原因可能源自于,该剧引人入胜的情节,超强的演技和赤裸裸的现实感。但这当中也存在不少疑问:《纸牌屋2》聚焦美国政治,甚至含有不少中国元素,如此敏感在引进过程中有没有被删减?例如﹐《纸牌屋2》第二集就涉及中日岛屿争端﹐美国政府指责中国网络攻击﹑窃取美国企业机密等﹐还有《人民日报》电子版画面闪过。正如张国立所说,如果这部电视剧是由中国人来拍摄,能过审吗?
如今,打开电视,观众一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后宫戏、谍战戏太多,几乎充斥了整个银屏。除此之外,要么就是纯粹主打青春靓丽的偶像剧,要么就是冗长无聊的生活剧。为什么找不到到像《纸牌屋》一样精彩的电视剧?因为这样的生活剧容易过审,拍摄成本又低,所以家庭情感剧成了今天电视剧的半壁江山。难怪有业内人士感叹:2013,电视剧本身没什么热点,一年都挑不出一部现象级作品,资本倒成了热点。行业公认,2013全年没出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有的高收视,有的拿大奖,但留不下来,也走不出去。
近年来,我国一年出产15000集电视剧,为何却出不了一部大作品?一直以来,审查制度饱受质疑,不仅导演感叹连“文责自负”的权利也没有了,专家、网友也纷纷感叹,国产电视电影质量备受指摘,审查制度应负较大责任。不能不承认,现行的审查制度正越来越成为桎梏电影电视创作的重要因素。目前许多年轻导演,最担心的不是有没有票房,而是能不能过审。
已故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临终之时还不忘提醒说:“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审查制的危害在于限制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将各种不符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则的行政手段,各种匪夷所思的条条框框,均强加在创作者的身上,等于是逼着他们戴着镣铐在钢丝上跳舞。如此一来,创作者无法自由发挥想象力,施展不开自己的拳脚,只能蜷缩在一个极度狭小的空间里,又岂能到达思想的自由领域。
审查制度的荒诞之处在于:没有人知道应该按什么标准来审查。而标准的难以设立是由艺术品的性质决定的。谁能完全确定地说出某件艺术品的基调到底是什么颜色?谁能完全确定地评价某件艺术品的立意有问题?尤其是由一群艺术的门外汉来对某件艺术品作出评价,来决定艺术家的作品的命运,来提出作品的修改方案。
而《纸牌屋》之所以被追捧,就在于许多美国电影或电视剧作品中,不会因为涉及到政治题材的内容,或敏感题裁而被封杀,比如同样深受观众喜爱的《白宫风云》系列及《新闻编辑室》等,这些剧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力图将它所要描绘的世界真实的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这种呈现的首要标准是真实,而没有用善良或丑恶作为一把标尺提前去限制和丈量。
相反,对于国内的那些电影或电视投资者来讲,不但要面对不可预知的审查风险,一旦稍有不慎踩到红线或地雷,极有可能前功尽弃,所有的投资都会化成水。以至形成恶性循环,资金都蜂拥至安全题材,银幕上连年都是古装、武侠、历史、献礼大片,鲜有看见突破性的创作。反观历年来进口影片势如破竹的市场冲击力,不仅钱赚得盘满钵满,亦凭借题材多样、创作自由、大投资大制作、高科技技术等优势,吸引到无数国内观众热捧。这大概才是张国立等中国导演心中真正的隐忧。(文/风青杨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用稿需微博私信取得授权。侵权必究法律责任!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youyou52011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风青杨微信:fengqingyang8964
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使用者请搜索并关注:风青杨时评(手机订阅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