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加州整合学院的经历

(2014-03-06 23:56:01)
标签:

加州整合研究学院

ciis

心理咨询

东西方心理学

旧金山

分类: 加州整合研究学院

  

 

http://s14/mw690/0024HhKPzy6H7B6cgK90d&690

 昨晚在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给学生和一些教师作了个简短的讲座,主题为整合心理学(integral psychology),接着我介绍了加州整合研究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CIIS),侧重介绍CIIS的心理咨询项目和就读申请。然后,心理系主任訾非教授跟我展开对话,最后一小时学生加入对话、提问的行列。李明老师和教育系胡勇老师的分享给后半部分的互动增色不少。

    回家的路上,我觉得依然言犹未尽。尤其在介绍CIIS时,我基本上只顾了那些客观的信息。所以,现在补一手,分享我在加州整合学院学习的一些经历和印象。我在CIIS念的是东西方心理学系博士项目。5年间,我也跨系选修了许多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学系的课程。

    第一学年(2005-2006)我觉得CIIS很开放、随和、热情、充满活力,但纯粹理性的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似乎并不突出,因为学校是以整合教育为取向,理性(知性)只被看成为学习模式的一种。另外因为在哈佛念了三年书,所以觉得CIIS着实太小了点:一栋主楼,与Minna Building 和 Fox Plaza的临床心理学系成一个三角型,中间被隔着两条街;还有那5-6个附属心理咨询中心散布在周围,因此我感觉学校似乎没有一个整体连贯的“校园”。当然美国学校都没有中国那种围起墙来的校园,都是学校与城市互相四通八大。总的来说,第一年是适应,我身虽在心却未必全在。

    从第二年开始,我有意无意地被转化或同化了。我开始想学校虽小了点,但也因此方便、上下左右容易交往、熟悉。最主要的是这里的课程和学习模式的确是我多年期待的,教授们也都很平易近人。于是我从一种比较观望的心态转向积极投入的状态;学习上也不再光注重理性的探讨,开始逐渐按照CIIS整合教育的理念去学习、体验、成长。再稍后我主动带头,组织了坐禅和太极拳的两个修习小组(禅修小组还有别人组织的,太极拳当时只有我组织的一个)。下面几点是我5年经历中印象比较深的。

    1.加州整合研究学院顾名思议就是以整合为其特点和亮点。CIIS的整合教育我理解有三层意思:(1)身、心、灵的整合;(2)东西方的整合(学校创始人Haridas Chaudhuri是印度哲学家、教育家);(3)学习模式的整合:理性(知性)探讨与体验感受(躯体的、情感的、灵性的)并重。因为要整合,所以难免要涉及广泛的领域。我记得第一学期上Mariana Caplan博士教的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超个人心理学)那门课时,我不禁问她,“how can we possibly study such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 one course?". She responded with ease, "The fact that the course touches upon many fields does not mean we can not even try to integrate them".Mariana说得不无道理。Ken Wilber在他的《整合心理学》Integral Psychology:Counsciousness, Spirit, Psychology and Therapy (2000) 一书中写道,  整合心理学是 Great Nest (Chain)of Being。Wilber在整合了Piaget, Kohlberg,Asian等发展心理学的过程后,提出人的发展大致要经历这些阶段:matter, sensation, perception, exocept, impulse/emotion, image, symbol, endocept, concept, rule/role, formal, vision-logic, psychic, subtle, causal , nondual."It is a vision-logic, a logic not merely of trees but of forests "(p.2)。而我也在遵循整合的理念下找到了我整合的切入口:禅修(静心)与心理咨询。

    2.体验比重高是CIIS 教育的另个特色。几乎所有的课程在设置评估学生成绩时都有一个“体验”的子项。“体验”所占的比重一般都在30%左右。体验包括各种各样的禅修(或曰静心、冥想 meditation)、音乐、舞蹈(纯真舞动 authentic movement)、沙盘、心理剧、绘画、击鼓、太极、瑜伽、气功等等。我上过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课程中,绝大部分的课程一开始5-10分钟是禅修(冥想),有的是传统的禅修;有的伴随音乐,可躺在地上体验。很多教授都已禅修20-40年。我对上课从坐禅静心开始这一点无比欣赏。这不仅体现了CIIS的精神取向,还实实在在地让气喘嘘嘘刚刚赶来上课或刚上完前一门课的同学心神稳定、清静下来以全身心地、高效地投入新的学习。

    3.平易、平等是CIIS的交际通则。全校上下,校内校外,师生间都以名相称呼。即使校长Joe Subbiondo 教师、职工和学生见了都亲切地说, “Hi Joe”。亚洲人略有差异。亚洲和比较研究的吴怡教授(原台湾文化大学中国哲学所教授、主任)大概是唯一的例外,人们都称他为 Dr.Wu。吴教授似乎更习惯中国文化的交际。我的导师Janis Phelps教授说,她曾有个韩国的学生死活不敢叫她Janis。Janis也只好接受这个韩国学生叫她 Phelps教授的事实。这也是她唯一的例外。

    4.旧金山的跨文化平等和社会包容、宽容在美国也是无与伦比的,而CIIS伶俐尽致地体现了这一点。我在上Cross-cultural Counseling(跨文化咨询)这门课时,顿然认识到“入乡随俗”在CIIS、在旧金山是子虚乌有的事。旧金山混住着白人、亚洲人(华人占旧金山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拉美人、黑人 ,几乎没有所谓的主流人群和文化。各个种族、文化和亚文化遵循彼此尊重的基本原则。早先当同学问我叫什么,我说叫Jeremy时,好些人微笑而直率地追问,“ Come on, tell me your Chinese name,please"。旧金山北面与伯克利比邻,南面有斯坦福大学,地处硅谷地带,是高科技和先锋文化思想的摇篮;旧金山还是homeless和 LGBT 的大本营。旧金山的包容从这些现象中便可略知一二。当然,无家可归者喜欢旧金山除了社会宽容、平等之外还因为旧金山的气候四季如春,流浪者露宿街头只需一个睡袋就行了。旧金山屡次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或名列世界最宜居城市前茅。美国福音派领袖 Billy Graham 当年来到旧金山看到美丽如画的景象后感叹他是否还有必要去传播天国的福音。

    5.小班上课(几乎没有超过20人的课),围圈而坐(多媒体无妨),频繁的对话、分享和讨论,叠现出CIIS温暖、人性、民主的课堂气氛。印象里最有趣的一门课是东西方心理学系的 Daniel Deslauriers教授开的 Integral Approaches to Dreams (梦的整合解析)。整合在这里就是介绍多种解梦的流派理论和实践。我们学生每天需要在床头准备纸笔或录音机,以便夜里做梦时一觉知就赶紧记录下来。我一学期记录了30多个梦(保留至今)。在期末的Colage(拼凑成作品)交流汇报时,我画了幅梦象的画,盖在自己身上(我躺在教室地上),露出眼睛眨巴(REM快速眼动),打开对梦境描述的录音。老师和同学们围着我倾听,不时地大笑。

    CIIS很多课的最后一次,是Potluck聚餐。每人包括老师带一份主食或一道菜或一些点心、饮料。等课后大家在教室聚餐分享。

    6.在CIIS的五年里我做过6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学到了许许多多美国人工作中的 Dos and Don'ts。我的那些工作包括:学校邮件收发、PsyD心理咨询中心接待、躯体心理治疗中心主任助理、公共项目职员、学校前台咨询服务和计算机房工作人员。美国大学允许外国学生在校内打工,校外打工为非法。CIIS优先国际学生在校内打工的机会,这一点很受国际学生的好评。我在哈佛三年时当过两年的teaching fellow,但CIIS学校小加上我一开始没运作好,所以好久没得到助教助研的机会(现在的情况变多了,有许多硕、博士研究生讲课、助教的机会)。后来进入写博士论文时到是有了机会,但我一想以学生的身分廉价地努力地教一门课可能还不如“非智力”的打工更合适。一来,这些“非智力”工作可以调节整天宅家、伏案写论文的单一生活方式,二来那些“非智力”的打工一般都很轻松(除了当主任助理外 :),既有交往又有不少时候可以自己看书。CIIS学生打工每小时挣11.5美元(我那时,现在肯定长了!),所以一周工作15-20小时的话,普通的生活费就解决了八九不离十。美国同学说美国人博士毕业(5-8年为常态)时背上10万美元的债是常态。我毕业时欠了9千美元,知足了。 

(附注:2013年12月--2017年5月我任加州整合学院中国项目主任。卸任后我不再有时间和义务来回复有关CIIS的来函。请读者悉知和理解。谢谢。)

http://s14/mw690/0024HhKPzy6H6HuIaAJ2d&690

http://s4/mw690/0024HhKPzy6H6Hzf1Czb3&690



   http://s8/mw690/0024HhKPzy6H7AhyS6b17&690
http://s5/mw690/0024HhKPzy6H7ACwLROe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