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场所区域划分:气体组别、温度组别(T组)
(2014-10-13 23:21:47)
标签:
气体粉尘组别温度 |
分类: 火灾爆炸(粉尘) |
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常用数据 |
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年 |
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年 |
事故状态下存在危险性0.1~10小时/年 |
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欧洲 |
0区(气体),Z(10)区(粉尘) |
1区(气体),Z(10)区(粉尘) |
Z区(气体),Y(11)区(粉尘) |
北美(美国,加拿大) |
1区(气体和粉尘) |
2区(气体和粉尘) |
|
中国 |
0区(气体)10区(粉尘) |
1区(气体)10区(粉尘) |
2区(气体)11区(粉尘) |
危险场所区域的涵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以使用的防爆型式.【欧洲标准中只有英国(Z区和Y区)和德国(10区和11区)才有关于粉尘危险场所区域划分的规定,国际电工委员会(LEC)的提议正在考虑之中.】
气体组别:
典型的危险气体 |
欧洲/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 EN50 014 IEC |
北美 NEC500 条款 (Class)气体 |
中国 GB3836-1 |
最小点燃能量 (微焦耳) |
乙炔 |
IIC |
A |
IIC |
20* |
氢气 |
IIC |
B |
IIC |
20* |
乙烯 |
IIB |
C |
IIB |
60* |
丙烷 |
IIA |
D |
IIA |
180* |
*注:中国GB3836标准规定IIC级最小点燃能量为19微焦耳,IIA级最小点燃能量为200μj.)
I类电气设备使用与矿井甲烷危险场所.气体分组和点燃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压力下,与可燃性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浓度有关.
温度组别(T组):
北美危险等级划分
I级(气体和蒸汽) |
A组(乙炔) |
B组(氢气) |
C组(乙烯) |
D组(甲烷) |
||
II级(粉尘) |
E组(金属粉尘) |
F组(煤粉) |
G组(农业粉尘) |
|||
III级(纤维) |
不分组别 |
|||||
最高表面温度℃ |
温度组别 |
|
IEC79-8 |
GB3836.1 |
|
450 |
T1 |
T1 |
300 |
T2 |
T2 |
200 |
T3 |
T3 |
135 |
T4 |
T4 |
100 |
T5 |
T5 |
85 |
T6 |
T6 |
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最高表面温度,点燃能量与点燃温度无关.例如氢气的点燃能量为20微焦耳,而点燃温度为560℃.
在标准BS5345第一部分中列出了所有可燃性气体及其温度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