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笼:放心放手让孩子飞

(2021-06-05 13:38:29)

放心放手,让孩子飞

文/忧者无忧

幼年的女儿,拉着我们的手走在路上的时候,总喜欢说:“爸爸妈妈,我想飞!”于是,她的小手被我们握紧,她的小脚便离开了地面。三人齐喊“飞啊飞”,小跑向前,把幸福和快乐洒落路边。

村里的泥土路,山里的石子路,城里柏油路,都曾留下幼年的女儿“飞”来的笑声。每每想起若干年前的那情那景,仍然会心生阵阵暖意。

也许,未学会走路、说话,还可以被单手“托立”的时候,她已喜欢上了“飞”。被我或立或平“抛”向空中而后接入怀中的时候,她会发出咯咯的笑声。笑声里,一定包含着惊悸的喜悦,喜悦的惊悸。

1999年某月某日,从未离开过我们的6岁女儿,随我们返回老家永别奶奶之后,爽快接受二哥二嫂“邀请”,“单刀赴会”去了太原。按照约定,次日夜里十二时许,当我们路过太原的时候,二哥二嫂在站台上把她“交接”给了我们。清晰地记得,被我拥抱入怀的时候,女儿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左右两边,“吧吧”地连亲数口。

这次的“飞”,已经不是被双手“抛”起来的“飞”,不是被两只手“拉”起来的“飞”,而是告别父母独立应对的“单飞”了。我想,当时的她,既为“单飞”的刺激而快乐,又为“还巢”的安全而快乐。

由于我们夫妻身在外地无亲无故,又都有各自的工作,小学阶段的女儿,未能享受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接送待遇。少数情况下,我们会接送她。多数情况下,她得独立坐公汽放学回家。其间,发生过因“失踪”而“虚惊”的事,但,终究平安,她也就脖子上挂着钥匙,一点点成长起来了。

小学二年级暑假期间,我曾让她脖子上挂着“无成人陪伴儿童”的牌子,乘坐飞机,代表我们去太原的二哥二嫂家“探亲”。出发前,她信心满满,答应呆够20天时间。到达后的前两天,表现尚可。但第三天起,便哭哭啼啼求着我们要回家了。在我的坚持下,她在太原呆了19天时间,毛算20天,算是兑现诺言了。这是上大学之前,她离开我们“独立”生活最长的一次。

我这么做,一是为了让她懂得除了父母之外的亲情,二是为了锻炼她“闯荡”的能力。女儿之所以答应这么做,我想,是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满足在天上“飞”的愿望,并在不受父母约束的情况下自由地玩一玩。回来后,还可以向同学们“炫耀”自己有别于人的“能耐”。

。。。。。。

盼望脱离父母的控制,自由自在地“飞”,大概是多数孩子的愿望。既有“飞”的愿望,又有“飞”的能力,孩子才可能真正地“飞”起来。“飞”的愿望与能力,源于父母点点滴滴的培养。不放心,不放手,也许是培养孩子的大忌。“两不放”,表面上是关爱,实质上抑制,是对孩子成长潜能的抑制。由于“两不放”,孩子学吃饭、学走路、学穿衣、学购物、学交友、学办事的步伐会变慢,机会被剥夺。

放心放手,让孩子飞。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项。

(2012-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