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人多是胆小鬼
(2019-01-12 16:47:30)分类: 忧语安全 |
安监人多是胆小鬼
文/忧者无忧
一年多工作实践告诉我:安监人最是胆小怕事,是最为典型的胆小鬼。具体到自己,我确实越来越胆小、越来越怕事、越来越盼望平安无事了。
以前当看客,对这“事”那“事”,即使重伤、夺命之“事”,也不是很敏感,很在意,很上心。最多叹息一声“人有旦夕祸福”也就罢了。但现在,不只叹息而且害怕了。
罗列几种害怕的表现。
一怕接电话。正课时间怕,业余时间更怕。怕领导来电,怕同事来电,更怕陌生人来电。怕的是电话告诉你,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人命关天的事。怕归怕,电话是要保持24小时畅通的。
二怕听警笛。以前对消防、公安、救护车的警笛声,虽然入耳、却不入心,因为与己无关。现在不了,一听到警笛声便心里发毛:不会是辖区出事、出大事了吧?
三怕担责任。事故严重到一定程度,政府监管部门、人员是要被追责的。理论上讲,“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实践上讲,“失职”必然、“尽职”无望。“尽职”无止境,无人能“尽职”。话题极其饶舌,这里只点题、不破题了。
安监工作需要“人努力+天帮忙”,需要“天人合一”。仅靠人与仅靠天,都保不了安全。人不努力,那是不行的;人再努力,也是不够的。人的努力,只能降低事故概率,无法实现事故归零。
生产安全事故防不胜防。防不胜防,还得防!
从所感知的生产安全事故看,件件“意外”。只要事故既已发生,“监管不到位”那是一定的。以此追责,安监人员是争无可争、辩无可辩的。什么叫“到位”,如何能“到位”,只有老天知道答案。
安全监管,监管的是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定是政府监管责任没有尽到位:教育、培训、检查、考核、整治等等,统统不到位。
安监人可以有这样两个“别名”:一是啄木鸟,因为你总是在查风险、挑隐患、找漏洞。由于总从“出事”视角看问题、想事情,何尝不是“乌鸦嘴”?二是菩萨心,因为你总是在指点企业想安全、讲安全、保安全。由于叨叨不停,又不可能说出多少新话,何尝不是“婆婆嘴”?
传言:某副省市安监局的处长,没几个不背处分的了。因为每次的重、特大事故,安监部门都是难辞其咎、难逃其责的。不能总追某人责任,那就轮留着追吧。
(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