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在欧洲·先贤祠
| 分类: 山河履痕 |
忧在欧洲·先贤祠
文、忧者无忧
我们是在先贤祠快要关门时,匆匆入内参观的,用时约半小时。先贤祠,源于希腊语,最初含义是“所有的神”。
先贤祠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拉丁区,
路易十五就是那个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国王。
现在的先贤祠内,安葬着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均安葬于此。
先贤祠长100米,宽84米,高83米。大门正面门楣上镌刻着“伟大人物,祖国感恩”;门廊前有22根立柱支撑着三角楣。1831年,大卫·当杰斯在这块三角楣上创作了浮雕《在自由和历史之间的祖国》。
厅内墙壁和穹顶的油画,主要描绘的是法兰西历史事件;正中本该供奉耶稣的位置,矗立着一组“国民公会”大型群雕。
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其门。
卢梭与伏尔泰堪称备极哀荣。这两位思想家葬于最显要位置,各自享有一个偌大的墓室。卢梭恰巧与伏尔泰面对面,像是开了一个“历史性玩笑”:他们两位生前是死对头,死后却长相守。
卢梭是文学家、音乐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但人们今天记住他的主要还是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卢梭棺木上镌刻“自然与真理之人”。
伏尔泰的棺木前耸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右手捏着鹅毛笔,左手拿着一卷纸,昂首目视虚空。棺木上镌刻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卢、伏二人不远处安息着维克多·雨果。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最负盛名的文人,曾因反抗专制而流落他乡。
这般神圣的地方,科学家自然占有一席之地。居里夫妇,数学家拉格朗日等人,均安葬于此。
法国人对入葬者的选择真正是宁缺勿滥,但不知他们的“选择”,经历了怎样的程序,这个程序又是怎么确定的?他们选择的先贤,是从何时算起的?
今天,先贤祠的所有入葬者,都经过了长期的历史检验。先贤们往往都是逝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迁葬进来。
而在大革命中匆匆入葬的革命先贤,往往经不住历史的检验,又被迁往他处安身。同样不知,谁来决定迁出谁?
最新迁入先贤祠地宫的,是大仲马。2002年,他的骨骸从老家的坟茔中起出,迁葬第二十四号墓室,与雨果和左拉同处。这时距他去世已经一百三十年了。
1949年,费利克斯·埃布埃迁入,他是首位进入先贤祠的黑人。
1949年,维克多·舍尔歇迁入,其父马克也在先贤祠内。他们是父子同在。
1995年,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迁入,居里夫人为首位进入先贤祠的女性。他们是夫妻同在。
如上提及的多位先贤,除埃布埃、舍尔歇父子,以前都听到过他们的名字。72位先贤中,我也只知道这些名字。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孔门有“七十二贤”,悟空有“七十二变”。这应该只是个巧合吧。进而想到,中国若建个先贤祠,靠前的72贤,都可能有谁呢?
(2017/6/30整理)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