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敏杰先生处受表扬
(2016-06-21 15:44:12)| 分类: 开博小记 |
在敏杰先生处受表扬
文、忧者无忧
我与敏杰先生在博客中认识很久,互动很多。
从博客中,我对他有如下感知:1、他曾经是个边防军人,组织干事;2、他当兵比我早,读书比我多,写作比我勤,年龄比我老,眼界比我宽。3、他是个暴走之徒,自称“暴徒”。4、他对文学艺术界比较熟悉,且有一定威望。他的杂谈、时评很有成就与影响。5、他的政治面貌为党员。他期待着中国社会的好,但对“特色”比较不感冒,因而批评较多。他对毛持强烈批判或否定态度。6、他现居陕西,与山西隔河相望,有“秦晋之好”说法。7、他比较用心地经营博客,写、读、评、复比较认真与投入。8、他“皮场厚”,对于点评中的“异见”,保持了相当的包容与尊重。这也是我愿意在他博文下“造次”的原因。
我注意到,博友中有人称他“袁老”、“老袁”、“老袁头”。而我一般称其“敏杰”,二般称其“杰哥”。我与他对话时,一般称“你”而非“您”。这篇文字称其“敏杰先生”,属于严肃正规的表达,显得我懂点礼节有点修养。
在互动中,敏杰先生对我有过表扬。其中的一部分,被我复制留存了下来。一为悦己,二为励己,三为省己。我有个“打个折扣听表扬”理论,因而根本不会因为受了表扬而得意忘形、骄傲自满。
谨录敏杰先生的部分表扬语如下:
1、我还是欣赏你这种认真严谨精神的。
2、我将你的《一个宣传干事对一个组织干事说》复制邮件给了省城一个哥们。我是作为欣赏你的理性给他看的,他也很欣赏你这种理性。他对你那篇文章评价相当好,原话复制于此:
3、博客识人识品性。我很欣赏老忧的神闲气定。老忧修为道行很深,不论是做人作文,都很缜密,其人不愠不火,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是个人物。
4、你俩的性格反差不小。反差之二三:无忧含蓄,游子爽直;无忧柔软,游子刚烈;无忧隐忍,游子率性。这是我远距离对你俩的观察……
5、我还是很在乎你的评论的,且不论是肯定还是批评。可惜你许多时候都是打哈哈,你在许多人博客的留言都是打哈哈。不过我可以理解。与其白费口舌,何如省些唾液养心养神,也免得自讨没趣。是呀鸭对鸡讲,有用么?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是很有道理的。
我的相关回复如下:
1、我读博文,一是无疑,完全共鸣,愿意写几句感受心得;二是半疑,有时谈共鸣,有时谈分歧,会写上几句;三是全疑,对观点对动机对影响对后果有所思考,但保持沉默或一笑了之。
2、我对观点分歧认识不同的博文话题,有话可说且想说时,一般不在人家的博文之下展开“争鸣”,最多只是含蓄地象征性地表示个反对;但我会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发布在自己的博客。若非博中“诤友”,我会在文章中虚化对方的名姓,避免误伤与纷争。而且,我也不能保证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3、我们的博客好友中,均有某甲某乙。他们学问渊博,观点尖锐,思想深刻。我能意会他们的多数政治类观点,但持保留或反对态度。但我一般不会明确表态反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他们、体谅他们。他们也是我认识和观察当前社会的镜子或窗口。观点源于立场,我与他们表面上是观点不同,实质上是立场不同。
4、依我的感知:某甲与某乙的观点,内在意图一致,呈现形式有异。一个直白,一个含蓄;一个外露,一个内秀;一个锋芒尽显,一个绵里藏针。借用一句被热捧的名言,大意是:虽然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的权利。我欣赏他们的才气,并不欣赏他们的诸多观点。
5、偶然因素,促成这长长的互动。点名品评了某甲某乙,但愿他们不要认为我“闲谈常论他人非”。而且这些话,既然发在了这里,是没有回避之意的。因为他们能够轻松看到。
补白:刚才翻看电脑资料,突然发现还有这么一篇大致成型的文字。也想不起是何时鼓捣的了,也不想刻意查对其来源了。稍加校对整理,使其定型,作为留念。
(2016-6-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