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2014-02-18 10:00:26)
标签:

法兰西

空间

苞米

最最

天理

分类: 亲情传递

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文、忧者无忧

 

 

亲爱的孩子:

首先我要说,爸爸妈妈爱你,无任何附加条件地爱你。父母爱孩子,这是天理。我们不敢违犯天理。因而,请你不要怀疑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也许爸妈爱你的方式方法有不当之处。但爸妈爱你之心的真切,没有任何的水分。也许依爸妈的认知水平、立世能力,无法为你做出最最正确的引导,无法为你铺设最最正确的道路,但爸妈在尽最大可能,为你提供最大的帮助。

我们以前在一些问题上,有着认识的分歧,并产生过激烈的争辩。好在那些不快,都已成为过去。目前正在发生的“某同学”之事,给我们这个家庭的三名成员,带来新的不快。我与你妈无法理解和支持你的决定。爸妈无法猜想,你还将为我们设置怎样的难题。

虽说你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人,可以做出独立的选择与决定。但你应该想到,你目前的选择与决定,不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且是这个家庭三个人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你的这个选择与决定,关系到了两个家庭,而不只是你们两个人。你应该尝试着考虑双方父母的心理状态与感受。你不能不沿着这个方向思考问题。

恋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又是一种热烈的感情。因其热烈,容易让恋爱中的人,头脑变得简单而冲动。爸妈提醒你,要警惕和反省这种简单冲动。过去两年间,爸妈并未干扰、打压、阻挠过你与某同学的来往。爸爸还劝导妈妈,别把“某同学”的家境看得过重。假如你们的感情能够理智、稳定而持久,爸妈会支持你们从现在的恋爱,走向未来的婚姻--但这只是“假如”,假如不等于事实。

学生时期的恋爱,浪漫归浪漫,但却失之于虚幻。你们各自的人生走向,还充满着各种变数。这些变数,必然影响到你们的感情。有哪些变数?我试着罗列一些:

一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后面的学业,会使你走进新的环境,接触新的异性。现在的你,无法保证眼前的苞米强于后面的苞米,到手的苞米强于未知的苞米。你得为将来可能获取更好的苞米,留有回旋余地,而不宜把手中的苞米抓得太紧。

二是婚恋观念的变化。你现在的婚恋观,与未来几年的婚恋观,必然会有不同。你现在眼中可爱的人,未必是未来几年同样认为可爱的人。

三是事业走向的变化。就你自己而言,你不知道未来是否读研读博,不知道在哪里读研读博,不知道毕业之后可能从事什么工作,不知道将会栖身何处;对某同学将来的走向,你更是无法预测。你们可能走在两条相距遥远的路上,很难实现交汇。空间的距离,很可能带来感情的距离。

恋爱的美好,无法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婚姻的美好。恋爱可以只谈感情,而婚姻无法只谈感情。婚姻是感情基础上的、务实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以及相伴相守。

由于水未到,渠未成,目前爸妈无法接受你对此事的安排。某同学来个三五天,我们还可勉强接受;但节前节后两个阶段让某同学来,我们强烈反对。我们的人生经历、认知水平,决定了我们的态度,这就是理由。

希望你冷静下来,思考一个便于爸妈接受的方案。你还应该想一想,爸妈在与你相聚的日子里,还想做出些什么安排,需要你的配合。你的决定需要爸妈配合,爸妈的决定同样需要你的配合,我们需要的是双向配合,而绝非单向配合。爸妈想要与你一起回老家探亲,那里还有爸妈思念的亲人。老家的亲人,也盼着你,盼着我们回去。他们很想见你一面。

(2013-12-16写,未曾发出)

 

水果月亮

其实老忧的观点在我看来都是相当中肯的,女儿虽有些许叛逆,但一定体会得到父母用心良苦的。我想了想,给你僻一条小径,就是玩命对女儿好,拼命表达你们的爱。其实恋爱之中都会有很多磨合跟比较,女儿是聪明孩子,时间是最好的情感检验师,时日常了,她就会明白,谁是对她最好的人,谁是最爱她的人,她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人是最适合她的人,什么样的人才能托付终生。慢慢的,她自己自然会学会选择取舍。有些情感经历,不去经历,永远也学不会,看不透。父母的说教阻挠不仅仅不起多大作用,弄不好还会成为叛逆的催化剂。让她自己做主,不用你们操心,随着她眼界地不断提升,“不值得”的某同学就被她的眼界“优胜劣汰”掉了。如果这个某同学,能值得女儿天长地久的依恋,能对女儿比你们还好。那就把女儿交给他,你们也放心了不是?
话说,理性会权衡的大龄剩女遍地都是,到那个地步,做父母的难道不焦心?

 

补注:

今天,2014年2月18日。由此,女儿将开始她的异国求学历程。

此刻,正飞翔在我所不知的某片土地、海洋或云层上空。

按照之前与女儿约定:我在博客中开设“遥望法兰西”分栏,

把想要说给女儿听,又方便说在这里的话,说在这里。

 

再补:

非常感谢各位写下点评的博友。

我也一如既往品味了各位的点评。

但基于某种考虑,

本着“少说为佳”的原则,

就不回复各位的点评了。

道个谢,抱个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