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写一点时政评论
(2013-01-17 16:43:51)
标签:
文章味道俗世时事评论情感 |
分类: 世事评点 |
2013,写一点时政评论
文/忧者无忧
若干年来,除非工作需要,我对于自己的笔头,是做了自我限定的,那就是:“止谈风月,莫论国是”。所以,发布于博客中的文字,多是些记录琐事、定格感悟、显影情感的文字。这些文字,对自己而言,当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已然成为既往人生的“相册”、“影集”,想要翻翻看看时,可以随意地翻翻翻看看。
但“风月”久了,也产生了疲惫和不安。本质上,自己没有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遇与修养境界。每天,都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接纳、关注和思索来自报纸、电视、网络、政界、民间的时政信息。明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却要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思而不述,也着实是件纠结的事,艰难的事,痛苦的事。因而,在2013年来临的时候,我决定转换笔头走向,让它疏离风月,亲近时政。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风月。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躲不开时政。我难以相信,在当前的信息社会,有哪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滤去那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时政信息。你上网,你读报,你看电视听新闻唠闲嗑,你就必然接受时政信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何其难也。有此境界者,便是圣贤。可惜,圣贤又何其珍稀。零碎看过听过一些高僧,比如净空大师、星云大师的讲座。从他们的言谈中,我得出一个推论:他们即使身在佛门,也海量接受着来自俗世的时政信息。
接受时政信息与评说时政信息,是两回事。仅就评说而言,私密评说与公开评说,也是两回事。仅就公开评说而言,网络公开评说与报纸公开评说,还是两回事。下一步,我所努力的方向是:报纸公开评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政治的进步,现在的报纸,哪怕是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在言论类文字上也是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活泼,越来越入心了。“言论是报纸的灵魂”。依我的感觉我的认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言论在各类报纸的位置越来越靠前、版面越来越大气了。
我把“时政”破解为时事和政治。我把“评论”破解为评说和理论。因而,“时政评论”也分解为时事评论和政治评论。虽说时事评论也无法回避政治立场,但是,政治味道终究还是寡淡些。而政治评论,则一定具备浓厚的政治味道。时事评论比较活泼,可以“放得开”;政治评论比较严肃,必须“守得住”。
近期留意了部分中央级“大报”和省市级“小报”的言论类版面、栏目。各报的言论板块,叫法不同,但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内涵上并无太大区别。有的叫时评,有的叫观点,有的叫论坛,有的叫声音,有的叫聚焦,有的叫争鸣,等等。多是千字文,还有三五百字的,一事一议,读来轻快。这些言论所揭示的未必便是“真理”。但言之有理的一家之言,可以呈现在读者面前,便显得很是可爱,很是珍贵。
无论评说也好,理论也好,都得有观察、有思索,有情义。有观察,是指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了解新闻事件,把握新闻真相。有思索,是指深层次思考问题,形成自己新颖的独立的深刻的见解,不老调重谈,不人云亦云。有情义,是指把对社会对大众的关爱之情、负责之义,融化在自己的言论里,给社会增温暖,送大众以希望。
如果说写大块头文章有些艰难的话,写千字文不算一件太难的事。如果说发不发表由编辑说了算的话,写不写投不投则由自己说了算。那就开始写吧,发不发由他。
(20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