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恶名”在流传
(2012-11-22 17:15:45)
标签:
要好好漂亮结束了奥妙泪水 |
分类: 读书随笔 |
有一个“恶名”在流传
文/忧者无忧
估计没人愿意起“恶名”、留“恶名”的。但,这大千世界,啥事儿都有。在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还真有个名叫“恶”的人。他还不是个平常人,而是个当过鲁国掌门的人。
当然,或者然而,他的命运很悲催。他虽然接了老爸鲁文公的班,但未能安坐王位、安享国运、安度天年。即位没几天,还未来得及真正发号施令、征战杀伐,便被弑归天了。
这个“恶名”的故事详见于冯梦龙编撰的《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九至五十回。引用古文挺费劲。我干脆按照自己的理解,编一个白话版的“恶名”故事。
话说鲁文公名兴,是齐桓公女儿、鲁僖公嫡夫人声姜的儿子。鲁文公娶了齐昭公的女儿姜氏为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恶,小儿子名叫视。鲁文公还有个嬖妾,秦国女人,名叫敬嬴。也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接(从别的资料里还看到他叫“馁”),小的叫(“月兮”合一,可惜我打不出这个字来)。
这四个儿子中,接的年龄最大,但恶是嫡夫人所生。因而,鲁文公立恶为世子。这意味着,恶是储君,是将来的君位接班人。
鲁文公18年的春天,也不知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反正是死了。规范点说,叫做“薨”了。世子恶一边主持了老爸的葬礼,一边也就接过了老爸的国君之位。但,我查对了半天资料,也不知他叫“什么公”。各种资料里,都没有留下他像文公、僖公、灵公、桓公之类的“职称”、“年号”。我只知道,史书中仅仅称他“公子恶”。(月牙提供的资料:恶是鲁顷公)
各国都派了使者前来吊丧慰问,以示友好。这中间,包括了也是新即大位的齐惠公。他想要借此修复曾经亲如兄弟、后来恨如仇敌的齐鲁两国传统友谊。
其时,鲁文公的主政掌权大臣中,有一个叫做仲遂的人。他对公子恶的即位并不满意,他想安排公子接,也就是那个年长于恶、嬖妾所生、文公四个儿子中最大的那个,来即位。关键的是,他先前已接受了文公嬖妾敬嬴的细水长流的“贿赂”。
君王的媳妇还要向大臣“行贿”?这是真的。因为敬嬴想要借助仲遂的力量,推翻恶的世子、储君之位,让自己的亲骨肉接取而代之,自己也就有了“君王他妈”的更为高贵的身份。这个来自秦国的女人还承诺仲遂:“异日接得为君,鲁国当与子共之”!
敬嬴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仲遂当然乐意接受,并全力促成此事了。他在文公丧事之后,与另一位权臣商量出访齐国,名为感谢齐国“修好之美意”,实则想要“乘此机会,结齐为援,以立公子接。”
齐惠公赐宴答谢他们,并在席间好奇地询问起鲁国新君恶的名字来由:“为什么他起个名字叫做恶啊?这世间好听动听的名字多了去了,他怎么取了这么个不美不雅的名字?”
仲遂是这样回答的:“先君文公,刚刚生下这个孩子时,曾经让太史算过卦,太史说,这孩子将来不得好死,无法安享国运。所以啊,先君就为他起了恶这个名字。”鲁文公是否真的因为这个原因,给儿子取了这么个“恶名”,不得而知。但我推断,仲遂如此回答齐惠公,是有他自己丑化恶、美化接、倒恶立接的动机在里边的。
仲遂还借此机会,向齐惠公极力“推介”了公子接的贤能,说鲁国人民都在眼巴巴地盼望着他能够成为国家的君王。仲遂还向齐惠王表态:齐国如果有意为鲁国改立新君,鲁国愿与齐国结成婚姻之好,并每年向齐国上贡,一点儿也不带打马虎眼的。
此时的齐国,虽不如“春秋五霸”的首位霸主----齐桓公在位时那般“霸”行天下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霸”主余威犹在。齐惠公答应了这两位鲁国权臣“歃血立誓、因设婚约”的请求。这也意味着,公子恶的恶运也就开始了。
仲遂他们回国后,与敬嬴一起设计了“除恶”办法。他们提前选好杀手,埋伏在马厩里,并使人向敬嬴报告:“马生小崽子了,马崽的毛色好好漂亮啊。”敬嬴便派自己亲生的儿子公子接,和非亲生的儿子公子恶、公子视一同前往,看马崽的毛色是不是那么漂亮。杀手突然跃起,用木棍将恶、视兄弟二人一并打死。
仲遂他们并未就此罢休。随后,把恶的老师彭生也骗到马厩,如法炮制,闷棍打死,并埋在了马厩里。啥叫真正的“除恶务尽”?这就叫真正的“除恶务尽”!办妥这些事情后,告诉恶与视的生母,也就是鲁文公的遗孀姜氏,她的两个亲儿子,都被那顽劣的马匹踢死、咬死了。
这个姜氏先是死了老公,应该是悲痛的;但儿子即了王位,她又应该是喜悦的。然而,喜悦就此匆匆结束,悲伤就此切切开场了。两个亲儿子的死,让她悲痛欲绝。她也心里明白,是仲遂害了她的儿子,于是大骂仲遂:“我娘仨何曾有负于你,你竟做出这些惨毒的事情?鬼神有知,也不会宽恕你的!”要我说,姜氏相比于敬嬴,没有贿赂仲遂,没有许诺仲遂,她还真是“有负”于仲遂了。
遭此痛骂,仲遂还算保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并未加害姜氏。相反,她还安慰姜氏:“你亲儿子虽然死啦,这不还有庶儿子嘛,会对你好的,你就安享富贵安度晚年吧。”但,姜氏无情揭批了仲遂及敬嬴的虚伪挽留,登车出了宫门,奔自己娘家齐国而去。沿街哭问苍天,苦诉悲伤,引得许多路人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当天,鲁国人民为她娘仨的不幸遭遇而罢市。姜氏后来终老齐国。因其命运让人哀痛,人们称其为哀姜。又因为她出归于齐,又称她为出姜。
这里面有个问题:姜氏本是齐国人,恶与视便是齐国的外甥,齐与鲁有甥舅关系,齐惠公怎么会答应仲遂推翻有齐国血缘的恶的君位,而立有秦国血缘的接为君呢?
仲遂有一段话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姜氏,是齐昭公的女儿。齐桓公的几个儿子相互间攻击如仇敌,所以后面四代人都以弟代兄,相互残杀。他们连自己的兄长都不认,怎么会认这个所谓的外甥呢?”现在,齐惠公亲自操办个“齐鲁之好”,比前人遗留的“齐鲁之好”,当然要好处多多了!
(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