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看也不白说(12)
(2012-05-29 17:40: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开博小记 |
不白看也不白说(12)
文/忧者无忧
1、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人们都喜欢并向往成功。但成功的要素是什么,值得思索。个人感觉,权利的攀升和品质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两大要素。“权利”可以包括职位、权力、金钱、财富等;“品质”可以包括思想、心理、学识、修养等。人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权利”的攀升,而无视了“品质”的提升。在我看来,权利方面的成功,最多算得上一半的成功,是并不可靠与完美的成功。权利的成功加上品质的成功,才是可靠而完美的成功。权利具有天然的侵蚀与膨胀功能,没有品质的保驾护航,会让本质上“半成功”而自以为“全成功”的人,走向狂妄、污浊、朽烂与毁灭。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权利与品质“双升”式的成功。
2、社会的黑暗与光明。在当前语境下,如果夸赞社会的光明,是不受欢迎的,是显得有些另类的。痛斥社会的黑暗,更为时髦,也更为理真气壮。在我个人看来,社会存在着“糟”,但绝非“糟得很”、“糟透了”。我不否认黑暗的一面,我更不否认光明的一面。当我们痛骂“远”处的官员腐败透顶的时候,还得想想看看“近”处的官员是否腐败透顶。这个“近”,包括见得了面、说得上话的官员,包括有血缘关系、朋友关系的官员。我有一个猜想:对身边官员、亲友官员,我们的评价不一定那么差,那么坏。我还在想,这么多的人在骂腐败,反证着这么多的人不腐败;这么多的人骂丑陋,反证着这么多的人不丑陋;这么多的人骂黑暗,反证着这么多的人不黑暗;这么多的人骂邪恶,反证着这么多的人不邪恶。那么你说,这个社会是黑暗还是光明,是丑陋还是美丽,是邪恶还是高尚?
3、批判的正义与邪恶。看一位执著于对当局、官员和社会开展“批判”的博客,产生了如下联想:至少在网上,我看到了许多执著的专门的“批判者”。他们把一篇篇反映执政无能、官员无耻、社会无良的帖子,“奉献”给了来访的读者。他们把一颗颗批判的子弹射向了执政者、为官者、作恶者。他们在揭露了黑暗、丑陋与邪恶的同时,也传播了黑暗、丑陋与邪恶。对于这样的“批判者”,我是有敬佩,有嫌弃,敬而远之。说“敬佩”,是因为我懂得,社会需要批判者。一个盛产美言的社会,未必不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讲,批判者常常更是这个社会的勇敢者,奉献者,冲锋者。我不认为批判者的子弹都是正确的正义的,但我佩服批判者的豪气与勇气。说“嫌弃”,是因为我认为,社会也需要赞美。一个盛产痛恨的社会,也一定不是个健康的社会。社会有“疤”,我承认。但我们不该把目光始终盯着那块疤,不该一次次地揭开那块疤,更不该把揭疤作为扬名立万的手段与能耐。本质上,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的真善美能够被发现、应该被颂扬。对批判者而言,在执著“拍砖”的同时,是否还记得“献花”?批判的背后还有动机。批判的动机是正义还是邪恶,是清澈还是污浊,是高尚还是卑劣,也是值得考量的。我敬佩正义的批判,鄙视邪恶的批判。
(2012-5-29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