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一
(2011-05-15 11:21:04)
标签:
教育黄菡旅顺口区非诚勿扰个头杂谈 |
分类: 亲情传递 |
非
非一,是我的女儿,是我的女儿的名字。当初起这个名字,费了不少心思。这个名字,寄托了我们夫妻的期盼、喜悦与“滑头”。
从字面看,“非一”既是“非常一般”,又是“非同一般”。如果她将来“非同一般”呢,我们当然高兴;如果她将来“非常一般”呢,我们坦然接受。
非一懂事之后,我们曾经向她解读过这个名字,让她二选一。她说:“当然是‘非同一般’啦。”我说:“孩子啊,那你得努力。”
这些年,非一一直在朝“非同一般”迈进。作为一名学生,她是努力的、上进的、自信的,养成了自主、自觉、自动的学习习惯。她不是拔尖学生,但始终是优秀学生。成绩一直处于上上游水平,我们高兴,老师喜欢。还有20来天就要高考了,但愿她能够考个理想的院校。
非一的学习努力而不刻苦。这“刻苦”二字,对孩子而言,显得有些沉重,有些艰难,有些酸楚。我们希望她尽力而为,但不要“苦”了自己。我们希望她享受学习的快乐、童年的无忧。
中考一个月之前,她一般学习到晚上九点半。之后洗漱、放松,十点之前睡觉。进入“一个月”之后,我们与她商量:“延长半个小时吧。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她觉得有理,痛快应允。她完全依靠自己的成绩,考进了旅顺口区(而非大连市)重点高中。在2000余名考生中,她排名第49。
高一高二,非一的学习也是比较放松的。她妈妈有时“唠叨”她不用功不上心。我说:“孩子,来得及,不着急。高一高二先放松,高三时咱再努力。但要防止与别人拉得太远,追不上啦。”高三之后,她真的给自己拧紧了发条。有时看她学得太累,趴在书桌上打盹,或者早起、上学、放学路上“抢抓”三五分钟的睡觉时间,让人心疼。
“学习是我的工作”,已经成为非一的理念。她能够认识到,学习便是学生的工作。父母的工作干得挺好,“我的工作也应干得挺好”。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们向她持续渗透的。父母只是自己成长的外力,关键是自己要有内力。曾向孩子打过一个比喻:“爸妈是一桶油,而你是一台车。爸妈的油是有限的。你如果是拖拉机,我们只能供你很短的距离。你如果是轿车,我们可能供得远一些。你如果是性能很好的轿车,更加省油,我们可以供你跑得更远。问题的关键,是你自己愿意成为拖拉机,还是成为小轿车、好轿车。”我在想,这个比喻,也已经融入她的心灵,激励她不断地加强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中考之前的一件事,也一定教育了非一。当时有个对军人子女的“照顾”政策:在择校上可以照顾10分。这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成绩达不到正常录取分数线;择校生可以降10分录取,但得交3万元择校费;军人子女则可以再降10分录取,仍是交3万元。非一和她妈妈对这一“照顾”政策很是重视,想藉此“以防万一”,而我不以为然。我告诉孩子:“必须自己考上!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择校上,更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降10分择校,而你降20分择校上。爸爸掉不起那个价,也不愿掉军人、军人子女的价!你能正常考上,考到哪里,我们供你到哪里;你如果考不上,可以打工了。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爸妈已经完成。以后不供你上学,你也无法告爸妈违法了。继续供你上学,是亲情支持,不是法律规定。”我坚持放弃了“享受”那个“照顾”政策,部队、学校发放的表格没有派上用场。这么做,看似无情,其实有理、有利。
非一自信是“潜力股”、“绩优股”。我也极力培养、保护和支持她的自信。自信者强,自胜者勇。我希望她在自信中不断前行。
非一也有“自卑”的时候。个头低,是她的一个“痛”。平时,她会“怨”我们:“都怪你们,把我个头生得这么低。怪你们,怪你们!”前些日子体检,再一次触碰了她的这个“痛”。晚上回家后,眼泪哗哗,与她妈妈发脾气。原因是,有的专业限制个头,不让报。任妈妈怎么解释,也无法抑制孩子的眼泪。而我,一边听她发泄,一边心里发笑:“孩子啊,你不懂不知的道理,多着呢。”
妻子与孩子谈了许久,谈不拢。我让妻子去睡觉,我与孩子唠唠。我告诉孩子:第一,今天晚上可以不学习了。如果思想转不过弯来,不仅今天的学习低效,今后的学习也会低效,甚至无效。这种不良情绪,会对你的高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二,尽管你的发泄给爸妈带来了不快,但如果你的发泄使你痛快,我们愿意承担你带给我们的不快。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接受、包容你的蛮横无理。第三,不要只看到你的个头低的“不幸”,你还应想到,能够平安地降临人世,能够生活在这样的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你是多么的幸运!可以与你周围的同学比比智商,比比家境。第四,个头低的多着呢,可选的专业多着呢,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限制个头的专业?还有限制高个的专业呢。
除了这些“正理”儿,顺着非一的话头,还讲了不少笑话,最终使她破涕为笑!我说:“好了,孩子,不学了,美美地睡上一觉。明天,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非一小时与我很“亲”。初、高中以后,似乎与我疏远了。我想,这应该是她这个年龄段的“含羞”吧。有时候,看她抱着妈妈,吻着妈妈,我“嫉妒”得很。曾经对她说:“孩子,这不公平啊,亲爸一个啊。”她说:“谁稀得亲你,就不,就不!”
事实上,我坚信,非一选择了一种间接的方式“亲”她的爸爸。高三之后,她有时会请求我给她按摩肩背,或者按脚。我说这是“倒服务”,不能干。而且,我没学过按摩,那是瞎按啊。她说爸爸是个好爸爸,姑娘学习累啦,腰酸背痛脚抽筋啦。按按摩,好更好地投入学习啊。如此,我便心甘情愿地被她忽悠了。我心里何尝不明白,她是以此表达与父亲的亲近呢。而我,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有一搭无一搭地与她做些交谈。
“非一”,还有如下延伸:其一,“非”为妻子费姓的谐音,言下之意,她是我们两口子“二合一”的成果。其二,孩子出生于 2月5日星期五,英文首字母均为F。其三,孩子有个大她5整岁、同一天生日的堂姐,名为“卓”。非同一般的“非一”与卓越的“卓”,意同字异,体现一种遥相呼应的亲情。其四,“非一”二字横平竖直,简洁明了。我们希望她在人生旅途上行得平,走得直。
昨晚,一家三口看“非诚勿扰”。那位名叫黄菡的女主持,就生养孩子问题对一位相亲男士道:“你就是生个青蛙,也会觉得亲!”突然间,触动了写写孩子的心弦。
我想,我们对孩子“非一”的期待,会每天陪伴她,激励她,潜移默化她。如果说她也算黄菡女士口中的“青蛙”,她将是一只有益于人类的青蛙,一只呱呱叫的青蛙,一只非同一般的青蛙!
(201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