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忧相亲记(小B篇)

(2011-03-29 14:30:59)
标签:

相亲记

得儿

真实年龄

恋爱关系

财礼

分类: 亲情传递

小忧相亲记(小B篇)

文/忧者无忧

 

老忧按:此文其实成文于“成亲记”之前。索性将其发布出来,算是倒叙,哈哈。

 

20年前的老忧,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忧。这阵子,刚从军校毕业,开始想着相亲的事了。找谁,在哪里找,这是一个问题。

当时有两个方向:一是在老家,一是在驻地。在老家找有老家找的好处:有感情基础,有共同语言,有相似的生活和风俗习惯。在老家找,还有两个方向:一是在省城,我在那里上军校4年,有那么一位候选人,可称为小A;二是在县里,我在那上高中3年,也有那么一位候选人,可称为小B。之所以AB相称,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维护社会与家庭和谐,也不影响叙事。

虽说有A有B,但排名并无先后之分。那是小忧自己确定的候选人,候选人是否把小忧也作为候选人,当时的小忧,心里并没底。小忧在“老家”与“驻地”中选择了老家。如果老家的两个候选均未把小忧列入候选,那么便在驻地找,来个“从零开始”。在驻地,小忧是举目无亲。

毕业半年的春节后,小忧有了假期。初六,老铁山下着大雪。小忧扛着大包小裹,寻着被大雪覆盖的山路,下了山,进了城,买了汽车、火车票,登上了返乡的列车。先过省城,小忧未下车访小A,心想着归队时再访;再过县城,小忧也未下车访小B,心想着正月十五后再访;小忧的首要目的地,是那个山脚下的山村,那里有孤独的母亲,她正盼着她的“老三”,也即小忧,归来。

某日晚,与母亲、大姐躺在炕上,唠起了找对象(老家叫“说媳妇”)的事。母亲虽是农家妇女,思想也很开通。她希望小忧在老家找,但也不阻拦在外找。她相信她的老三,会说个好媳妇。大姐比小忧大12岁,小忧非常尊重她信赖她。

小忧比较朦胧地向母亲与大姐“汇报”了深藏心中的想法:有那么个女同学,人长得挺好,上过大专,家在某处。这说的便是心中的小B。当听到小B可能比小忧岁数大时,母亲说:“最好还是小你一两岁好”,而大姐说:“宁叫男大十,不叫女大一。咱不找那样的。”其实,小忧也不知小B的真实年龄,也没有机会查看人家的年龄登记表,只是直觉小B比自己大。因为小忧的年龄与个头一样,在班级中一直排名靠后。

这事也就先说说而已。自己与小B也有半年未见面了。其间虽然通过几封信,但并无明确的恋情在里面。大约有些朦胧之语吧。

正月十六,小忧决定实施自己的相亲行动。方案是:见到小B,直接问个问题:“现在到这个年龄了,我们可不可以确立恋爱关系?直接回答好了,可与不可都行,不影响我们的友情。”

按说,正月十六未到上班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她应该在正月十八后到单位上班,老家的班就是这么上的。她的工作地点是镇政府,岗位是妇联主任。走上这个岗位也就三四个月。

事情的演变不是从“按说”上来的。小忧直接去了镇上。一问门卫老头,说机关里就小B在。我便寻了过去。初一见面,她似乎很吃惊,吃惊中透露着惊喜。惊喜之中,也不知给远方归来的同学让个座。小忧故作轻松地说:“不欢迎啊,也不让人座。”凭小忧的情商,觉得她似乎就在等着我。小忧问:“都还未上班,你怎么上班了。”小B答:“与妈妈闹意见了,不想在家呆,就到单位了。”小忧问:“为啥闹意见?”小B犹豫了半天,说:“还不是因为你!”

能因为小忧而与妈妈闹意见,可知小忧不光引起了小B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小B家人的重视。在那个年龄,能“因为”什么事情,而导致她们母女“闹意见”?可想而知的是:她大概与妈妈探讨过与小忧谈对象的事,母女之间有意见分歧。

不用多说,小忧意识到:原来准备的“方案”是用不上了。明摆着,小B是愿意与小忧确立恋爱关系的,只是需要小忧再做努力,说服她的父母,接受小忧为他们未来的女婿。

当天下午,小忧小B谈了许久。内容现在已经记不得了。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小忧要走,而且坚决要走。因为回家还有十五里的路,因为这恋爱故事才刚刚开始。人家父母还未同意,小忧母亲与姐姐也还不知此情。小B恋恋不舍,盈盈眼泪,但小忧还是回自己的家了。二人约定:明天,也即正月十七,小忧到小B家去,接受她父母的检阅与训示。小忧有这个自信:堂堂海军军官,一表人才,大学本科,不信打动不了她的父母!

次日,如约而去。当时的小忧,本应着学员服装,扛学员肩牌。但出于虚荣与好看,扛了一副中尉肩牌。老人的担心,我是能够猜得到的。他们不会对小忧个人的长相、学识、身份有何排斥,因为他们也是很朴素的农民。而且,小忧的“综合条件”相较于他们的女儿,不夸张地说,是有着优势的。他们所担心的,是女儿将来的两地生活,要受苦。小忧有备而来,再加上有着比较厚实的脸皮,说服二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小忧向二老保证:会很好地对待他们的女儿。两地生活是必然的,但时间不会太久。现在开始谈恋爱,得两三年,这种两地可以不算;两三年后结婚,实质的两地也就两三年。而且,每年都有探亲假。小B可以去部队,小忧可以回家乡。这两三年一过,便可以随军了,可以长期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无论一地还是两地,我会对小B好,不让她受委屈。让女儿生活好,不正是老人的愿望吗?我能做到。

初次上门,效果很好。小B的父亲,一根根抽着小忧递到手里、火到嘴边的烟,慢慢地说:“你们想好了,将来不要怪罪我们。我们把话说到前边,将来受苦是你们的事。你们想好了,你们就谈吧,我们不干涉你们,现在新社会了,不兴包办了。”

小忧盼望的,便是“你们就谈吧”。老人说:过几天再来一次,让小B她姐姐,以及其他的亲戚来看看,算是正式认个亲。小忧说:明天吧,我的假期快到了。老人说:那好。

正月十八,小忧再赴B家。虽然未到夏季,但小忧穿的是藏青色海军夏常服,肩扛中尉军衔,因为这套服装好看。这一次,不光见到了小B的姐姐,而且见到了许多到B家找鸡、找狗、找猫,并顺便唠几句的人。小忧自如地应付着别人的寒喧。期间,老人似乎要考验小忧的心眼,说:“你坐着,我去院里劈点柴。”小忧说:“还是我去吧,你歇着。”老人并未歇着,到了院里,拿起我现在也叫不上名来的农具,劈起柴来。小忧虽长在农村,但一直上学,干农活甚少,不大会那种劈法。尽管如此,小忧并未退缩,而是争过农具,劈将起来。动作大概够不上老到,好歹也劈出点成果来。老人大约想给未来的女婿留点面子,很快便说:“不劈啦,也不急着用。”拉我回了家中炕沿。

正式认亲,是有个小礼仪的,请未来的女婿吃荷包蛋。这方面,小忧着实出了丑。但老人并未介意,认为小忧很实在。事情是这样的:小B她妈作为礼节,煮了七八个荷包蛋,给小忧碗里盛了四五个。小忧推辞了半天,未能推掉,于是端起碗来,把“碗中蛋”全部干进了肚里。小忧的朴素认识是:不能剩饭。

后来母亲与小B告诉我:应该吃上一两个,意思一下就行了,不该全吃掉。我说,剩饭多不好啊。

第三次去小B家,她爸给我提了个新要求:你们是自己谈的,但咱农村不兴这个。你得给我找个媒人,来家提亲。小忧心想:“是不是让媒人来说财礼的事啊,这个不能干。”于是问老人:“找媒人有用吗?”老人说:“怎么没用?有了媒人,别人再问时,我好说,我家女儿已经有人提亲了。要不然,大家会说,这家女儿自个儿跟人跑了,不好听”。小忧心想,如果不是为了财礼的事,那好办。我得找个有社会地位的人,给老人挣足面子。于是乎,利用中午时间,骑车去了县城,找到一位当二轻局长的族兄。问他愿不愿意当媒人,他简单问了下情况,说:“好事啊,咋不愿意!”问我什么时候去小B家好,我说越早越好。他说,那就下午吧。

下午,族兄坐上局长的吉普车,带上一位小B小忧共同的同学,便去了小B家,与老人唠得很好很投机。当然,把小忧的优秀品质,夸张奖励了一番。临走时,家兄对老人说:“以后有啥事,到局里找我。我们是亲戚了。”

小B父母审察通过,事情成功了一大半。这个过程中,小忧知道了小B的真实年龄。她与我同龄,但生日小三个月。小忧接着做的事,便是带着小B去我家,与姐姐和母亲见面。不花财礼,带了个媳妇回来,再加上母亲本身开明,她们一致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儿媳、弟媳。后来姐姐与母亲说,小B的为人、气质,比你强。她们没有说容貌的事。但现在已成老B的小B后来客观地说:“我的长相配不上你。”

这便是小忧相亲记。小B现在成了忧妻,并与小忧共同培育了忧女。忧女也上高中了,开始会说:“将来找对象,绝对不找我爸这样的人!”忧妻对老忧也有着诸多不满,但对老忧工作的努力、感情的专一,还是充分肯定的。

至于小A如何,那得另说了。敏感归敏感,但说出来也无大碍,不会影响家庭和谐。小忧与小A的那点事,忧妻尽知。老忧曾半真半假地对忧妻说:“你很幸运啊,幸好当初先问的你。如果先问小A的话,估计会成就另一桩姻缘。但那样,便没有了我们可爱的忧女。稍微有点遗憾的是:未与小A拉过手,更别说其它了。”忧妻说:“没事的。你可以代我邀请她到这边来,我会热情接待她。请放心。”老忧相信这一点,这便是忧妻的高贵之处。

(2009-9-19)

 

 



风吹着杨柳嘛
唰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水流 得儿
哗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
她走得忙又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
头戴一枝花
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
左手一只鸡
右手一只鸭
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
咿呀咿得儿喂
一片乌云来
一阵风儿刮
眼看着山边就要把雨下
躲又没处躲
藏又没处藏
豆大的雨点往我身上打呀
咿呀咿得儿喂
淋湿了大红袄
吹落了一枝花
胭脂和花粉变成红泥巴
飞了那只鸡
跑了那只鸭
吓坏了背后的小娃娃呀
咿呀咿得儿喂
哎呀 我怎么去见我的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