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熟悉
(2011-02-11 11:56:30)
标签:
旅顺口区熟悉监狱城区寻人启事杂谈 |
分类: 人生参悟 |
陌生的熟悉
文/忧者无忧
在旅顺生活了20年。按说,这么个小城,应该对它很熟悉了。但近期“悠闲”地走与看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对它很陌生。
某晚,与妻子散步,奔着日俄监狱方向而去。一时心血来潮,想走一条未曾走过的路。这便走进了一个楼群,左拐右转,漫不经心。一条本以为出得去的路,却是一个死胡同。于是折返,沿另一条路往前摸索。终于来到一条主干道,二人均觉得似曾相识。但在方向的认知上,截然相反。我认为监狱在左手,妻子则认为在右手。最后决定按妻子的指示向右走,结果,我们离监狱越来越远了。
旅顺口区只有二三十万人,下属七八个乡镇。对城区内的街道相对“熟悉”,对城区外的乡镇则颇为陌生。七八个乡镇中,只知道其中两个(铁山、水师营)的准确方位。决定利用学车的机会,把每个乡镇“考察”一下。于是,首先涉足江西、北海、双岛。至于三涧、营城等,还有待寻访。
其实,即使对于很小的城区,也不敢说多么熟悉。对街道、社区、楼盘、饭店、广场、商店、市场等等,只是些肤浅的大概的感知。
书上说,旅顺有八大景区七十多个景点。“八大景区”是都去过的,甚至多次去过,但对于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年份、长宽高深度、人数等等,很难进行翔实细致准确的表述。“七十多个景点”,许多根本未曾去过。
总的感觉,对本应非常熟悉的旅顺,非常陌生。那么,这些年的心思与精力,都放在了什么地方?这么多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何在?可不可以说,“陌生”源于对社会对人生的冷漠或者低能?
陪妻子进商场、上市场,曾发生这样的“危机”:由于人多,两人“分手”了。想要寻找,竟一时想不起妻子出门时的发型与着装,只记得她的脸型、个头与声音。这也意味着,听到她说话,看到她正面,才好找着她。突然荒唐地想到:如果妻子失踪了,需要写个寻人启事,我竟无法描述她出门时的发型与着装!
对于女儿,也时常陌生。有一次去开家长会,我说不出她的班次,找不到她的教室。还有一次,把她上初中的55中与上高中的54中,搅和在了一起。女儿气愤地说:“你一点都不关心我!”是的,对她的学习,只有偶尔的笼统的“关心”,没有经常的具体的“关心”。对于她的思想、心理与情感,估计更加陌生了。
无论对驻地的陌生,还是对家人的陌生,都让我惭愧不已。应该改一改了。关心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情感温度。
(2010-5-1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