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忧者无忧
忧者无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9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想年轻”(外三篇)

(2011-02-03 12:46:35)
标签:

中国

忧说

思想

传媒

学习时报

杂谈

分类: 读书随笔

“思想年轻”(外三篇)

文/忧者无忧

 

(一)思想年轻。3月22日学习时报张保振“思想年轻谈”文章认为:1、人的身体总会衰老,但人的思想永会年轻。2、思想年轻,在于进取;在于学习;在于勤奋;在于自觉;在于多闻、多见、多践。3、思想“打盹”之时,看什么东西,难免抱怨多于欣赏,指责多于肯定,牢骚多于心平,悲观多于乐观,甚至一无所爱,训爹骂娘,严重的走入私视目盲、私听耳聋、私虑心狂的“病区”,不知恤人,只知多怨;不知开窗,只知关门;不知明天,只念昨天。4、“人生两种宝,双手与大脑。”有手要做事,有脑要想事。5、自觉之心,常常是进行之母;自贼之心,往往是堕落之源。程颢、程颐讲,“不学便老而衰”。

老忧说:作者是高人,诊断很到位。我们应当自问:“思想年轻”吗?自我满足、自我懈怠、自我封闭,私视、私听、私虑,也是存在的。“三私”其实只是一个“心私”。“私”字领了先,我们的思想难以开阔,难以阳光,难以深刻。

(二)致敬生命。4月6日青年时报陈方文:“致敬生命,不舍追问”。说的是山西王家岭煤矿115名矿工获救后,观众们“似乎生活在两个话语体系之中。电视屏幕里,不见逝者,只见幸存的活人;没有悲伤,只有救人的成功;没有家属的表情,只有官员们的努力。”作者认为:“在矿难面前,救人只有责任,没有英雄;在矿难面前,只有罪过,没有政绩。”“在我们‘见证奇迹’的时候,‘坏消息’不自觉地变成了‘好消息’…无论对于遇难者还是幸存者而言,都是一种亵渎。”“这一次,即便全部工人成功获救,王家岭矿难的‘罪恶’也不能因此而被稀释”。作者最后说:“让我们致敬生命,祈祷奇迹继续,并有尊严地将对矿难的追问进行到底。”

老忧说:“4·5”之后,幸存或者遇难者的报道很少。倒是听说,山西电影厂准备投资上千万拍摄以“救援奇迹”为主题的电影了,难免让人想起“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生命”。也不知这是官方授意,还是电影厂自己有意。如果要拍,都拍点什么内容?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为民造福?井下矿工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留恋?幸存者及其家属对政府的感谢感激感恩?死难者及其家属的绝望、痛苦与愤怒?后来又听说,电影下马了,技术人员下马了,但没听说官员下马。有位表姐夫是地区文联主席,又是报告文学作者。早先写过“风风火火选村官”,声名在外。这次独立完成了一篇反映矿难的报告文学,已被多家刊物看好,但我还未看到。不知兄长的笔下,是否“致敬生命、不舍追问”?从公开报道看,公众的“追问”很多,但似乎并无答案。生者名单、死者名单,好象也无答案。

(三)猴子官员。4月19日学习时报以“民贵泰山”为题,摘登了吴官正新著中部分言论。1997年12月16日的一次讲话中说:“要夹着尾巴做人。我们就像猴子,都有一条尾巴。平时蹲在地上的时候,尾巴不容易被看到、抓到,爬到树上,尾巴就露出来了。”1998年7月15日讲,“不要有做‘官’的思想,要有做事的意识;不要言不由衷、哄骗推诿…不要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要以势欺人…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有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思想…让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伸,事有处办。”

老忧说:记忆中,彭总也曾骂过某些官员,大意是,别看你穿着官服像个人样,脱了衣服也和猴子一样。我觉得,彭、吴两位高官把官员比作“猴子”,尽管官员们觉得不大中听,但都是有告诫意义的。为官者,真不能在得意之时忘了自己的“猴”形。穿衣莫忘脱衣时,上树莫忘下树时。尾巴别翘到天上去,也翘不到天上去。翘了尾巴,暴露出来的只是丑陋与龌龊,不会是美丽诱人的风景。

(四)传媒“开闸”。1月下《青年记者》陈冰文章:“中国传媒业该‘开闸’了”。文章认为,现在中国的报刊、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 “处于边缘化,是令人担忧的现象”。到了从“指令性新闻模式”向“指导性新闻模式”转变的时候,不能再延续“过时、过严、过细、过严”的新闻管制手段,不能再出现“自己人掐住自己人的喉咙,使其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力量,久而久之就不会说话”的尴尬。

老忧说:1、传媒开闸,所言极是。互联时代的“中国传媒业”,确实很压抑,很受伤,很失语。人们对“主流”的音、像、字,越来越失去信任与热情。如果不是公费,这大报那大报,很少有人订阅了。人们把更多目光投于网上,把更多期待寄于网上。而且,网络的力量,已经或正在超越“主流”的力量。“网络问政”、“网络监督”渐显威力。“主管”之下的“主流”监督,“主管”们是不用过于担心的,但“非主流”监督却使“主管”们担惊受怕起来。2、由传媒“开闸”,想到了传媒“霸权”。看过一篇“传媒霸权”文章,一时找不着原文了。大意是,“传媒”对被“传”的人、单位、地域而言,占据着“话语霸权”。因为“传媒”根据自己的需要“剪辑”着事实的真相。比如说,某人与记者对骂对打了,而且记者先骂先打。但记者所在的“传媒”,可以“剪辑”出某人骂记者、打记者的那部分“新闻事实”,而“某人”无法与“记者”进行平等的表达,因为他没有那种话语权。所以,警惕传媒霸权也是极为必要的。

(2010-6-11)

 

思想走了光 



情歌爱歌时时唱
对着你,唱不响
一见着你,无话讲
思想走了光
行街去街时时惯
挽着你,却紧张
只顾望你胡乱闯
声音举动显得怪相
脉搏跳得变正常
动作也异平常
答的非所问太紧张
望着你举止走了样
皆因太过乐畅
心中也觉搔搔痒痒
成街眼睛回头看
看着我,更紧张
不见着你,常幻想
偏偏多怪样
谁知见到唔同样
说话也带夸张
心里愉快难尽讲
心中感受搔搔痒痒
情歌爱歌时时唱
对着你,唱不响
一见着你,无话讲
思想走了光
行街去街时时惯
挽着你,却紧张
只顾望你胡乱闯
声音举动显得怪相
脉搏跳得变正常
动作也异平常
答的非所问太紧张
望着你举止走了样
皆因太过乐畅
心中也觉搔搔痒痒
成街眼睛回头看
看着我,更紧张
不见着你,常幻想
偏偏多怪样
谁知见到唔同样
说话也带夸张
心里愉快难尽讲
心中感受搔搔痒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