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
(2013-08-14 19:11:07)
标签:
港股整体上司分拆上市 |
分类: 港股投资理念和方法 |
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在我看来是业务整合和重组的意思。关于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我们经常能在各大媒体中看到和听到,整体上市是聚拢相加的意思,分拆上市是分散分开的意思。我们来看看国内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不同,其实挺有意思的。
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集团要在A股整体上市。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最近得到一些结论。第一,A股很多公司在排队等待上市,从效率来看只能先考虑整体上市,而分拆上市需要占用更多的股票代码。第二,还有一些有整体上市需求的公司,其实在资产注入前,基本面已经不堪入目,需要注入其他资产来掩饰公司的虚弱。第三,因为公司业务做不大,需要大股东的其他资产注入才能变大。所以我认为整体上市很可怕。
但是在境外市场,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分拆上市。为什么分拆上市呢?有分拆需求的公司各块业务都已经做大做强,每块业务都可以单独上市,分拆后的股价更能反映股东价值。最近传言腾讯分拆微信上市,也就代表微信的价值。
再看看代表性案例。中冶集团是整体上市的代表,集团内业务包括冶金及其他工程建设,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机械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等等。这些业务的周期性不同,某些业务的景气度或会被其他业务的不景气所掩盖。还要面临海外工程和有色金属开采的风险,所以中冶集团的股价一路下跌。假如公司各块业务分开,那我们能看到最起码地产业务应该能上涨。
同仁堂集团是分拆上市的代表。同仁堂股份分拆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同仁堂科技在分拆同仁堂国药在香港上市,所以目前同仁堂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发行种类包括了A股,H股和红筹股。同仁堂分拆了增长快的业务上市,因为增长快,所以市场给的估值也很高。目前同仁堂国药的估值远超其母公司,达到50倍PE,较招股价上涨了近四倍。我认为此次同仁堂国药分拆上市有利益输送的嫌疑。
现在我又发现一种更好的分拆方式,就是分拆部分业务来A股上市,不一定要IPO,也可以买壳上市。近期神州数码分拆部分的资产借壳A股ST太光。神州数码在香港的PE不到10倍,而ST太光的PE超过了30倍。这是一笔多么好的买卖。
还有不管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都给券商的投行带来了很多项目。现在来看,投行都可以主动出击,给更多的公司做加或者分的业务整合。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