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香港市场的“黑天鹅事件”
(2012-08-10 09:11:16)
标签:
港股黑天鹅事件股票 |
分类: 其他 |
2012年的香港证券市场,“黑天鹅事件”频现。由于投资者的内心恐慌及对内在价值的判断分歧,加上香港市场无涨跌幅限制,以及香港市场孖展交易后券商的斩仓,相关上市公司往往出现股价大幅下挫,给相关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亏损。
造成今年香港市场“黑天鹅事件”的原因各异,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案例。
第一、核数师辞任。今年最先引爆的是博士蛙(HK.1698),该股是机构重仓股且是2010年风光无限的IPO项目。3月15日公司股价低开低走放量下跌,最大跌幅达到40%,下午被紧急停牌,在两周后才发公告确认核数师辞任并延期公布2011年年报。在此之后,大庆乳业(HK.1007)步其后尘,宣布核数师辞任并延期公布2011年年报,在公告前,股价也出现了连续下跌。
第二、由于核数师需要对公司增加审计时间,导致无法按时公布2011年年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入选香港众多指数成分股的宝姿(HK.0589)毫无征兆公告延期公布2011年年报,公告之前股价没有异动,但引发同系公司春天百货(HK.0331)持续下跌。宝姿也是2011年延期年报公布最快的公司,公司于5月22日公布年报后复牌,股价跌幅一度超过40%。还有岁宝百货(HK.0312)、澳优(HK.1717)目前为止还处于停牌中。
第三、公司财务被质疑造假。上海医药(HK.2607)被爆公司财务造假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问题,5月23日H股股价跌幅一度超过30%,A股跌停。庆幸的是,在之前民企信任危机的基础上,并没有引发国有企业的信任危机。其他如华宝国际(HK.0336)、泰凌医药(HK.1011)等也被媒体质疑财务问题后股价持续下跌创出新低。
第四、公司高级管理层辞职。雷士照明(HK.2222)公告公司创始人、主席辞去所有职务,导致股价一天的最大跌幅超过30%。思捷环球(HK.0330)公告董事会主席辞职,当天股价跌幅超过20%后停牌。
第五、浑水公司发布了对中国民企财务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涉及的上市公司股价普遍出现了持续下跌。其中我认为确实某些公司财务数据异常,可能有财务造假嫌疑。
还有,去年也有两起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天鹅事件”也导致相关公司股价暴跌。雨润问题肉和味千骨汤门事件,目前该两家公司的股价从高位累计下跌幅度超过三分之二。
所以,在香港市场投资要特别谨慎,特别是在今年经济内忧外患(欧债危机、国内经济低迷)的状况下,投资者的心态也是非常脆弱,类似的“黑天鹅事件”在弱势市场中,对股价的影响会被放大。所以,我们要做有心人,需要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有所判断和分析,这会对我们的投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来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认真分析公司的业务情况。因为香港公司上市门槛相对A股来说较低,所以很多经过包装和粉饰的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特别是主营业务为矿业、林业的民营企业特别应该谨慎对待。因为矿产资源埋在地底下,木材资源到底如何,作为中小投资者无法得知。这类公司很可能会高估资源的储量,来达到提升股东身价的目的。比如,瑞金矿业(HK.0246)和中国森林(HK.0930)已被停牌一年多。还有比如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过多的公司,花费大额资金收购无赢利记录的公司等等也值得进一步推敲。
第二、谨慎对待资产重组的公司。不像A股市场的重组一般都会净壳重组,香港证监会及交易所一般要求收购方在成为控股股东后,两年内不能改变公司原来的主营业务(当然投行也会通过某些操作来规避香港相关的规定)。我碰到很多投资者说因为有消息而去买入某家公司(当然很多我是事后知道的),而且就算那些股票已经涨幅很高了,他们还是不屈不饶地去买,这样做风险是很大的,最后这些投资者几乎都是亏损严重。还有在香港俗称“老千股”的公司(股价都是几分几毛的股票)经常会上演合股供股的游戏,造成投资者血本无归。
第三、要多对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如果我们在对比同行业公司业务及财务数据过程中,如果相关财务数据有差距较大,或者某项财务指标异常,或者大部分盈利依靠关联交易,我们需要从公司的业绩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的信息,如果公司在报告中阐述不明确的话,我们有理由进行怀疑,从而规避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第四,回避股价到达高位的公司。当公司股价达到比较高的价格,我们需要关注一些市场信息,比如公司股东和高管有没有减持,公司有没有高位再融资,公司未来发展有没有瓶颈,公司产品有没有周期性变动等等。千万不要认为投行还是维持买入或者持有评级,成为高位接盘的牺牲者。
总之,建议初入香港市场的投资者以国有企业和行业知名企业为投资标的,在买入股票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类似的“黑天鹅事件”。
(写于6月8日,载于东方赢家)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