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词术语解释(转载)
(2011-09-13 21:58:40)
标签:
杂谈 |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6的倍数有:6、12、18、24……12的倍数有12、24、36……,6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如:百分之七十通常写作70%。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即a÷b=
正比:一个数对另一个数的比叫做正比。如2与7的正比是2:7=
反比:把比的前项和后项调换位置,所得的比叫做原来的比的反比。如9:8的反比是8:9。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即:a:b=a×c:b×c=a÷c: b÷c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即:a:b=c:d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a:b=c:d ——ad=bc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即: =K(一定)。
正比例的性质:如果两种量成正比例,那么一种量中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的两个相对应数值的比。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即:x×y=k(一定)
反比例的性质:如果两种量成反比例,那么一种量中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值的比的反比。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循环小数。如10÷3=3.333……
锐角:小于900的角叫做锐角。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0。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也叫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5X=40。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0不是自然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如2、4、6……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如1、3、5……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质数。如5、7、11……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合数。如:4、6、8……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如:16的约数有1、2、4、8、16;20的约数有1、2、4、5、10、20。16、20的最大公约数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