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解

(2020-07-03 19:25:58)
标签:

高中数学

分类: 中学语数外

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解

   白文莲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明确了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都使用同一张试卷。这给数学高考命题提出了新的挑战任务同样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变革。如何转变教学行为,以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是每位一线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由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现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担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文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吴四伍等担任主编的新书——《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19)》提出,新高考数学科内容改革包含以下几个目标:建立不分文理科的数学科统一体系,满足高校各专业对考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共同要求;突出高考数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确定数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研究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精选考试内容,优化试卷结构,创新题型设计,确定面向全体考生的难度调控策略。过去传统文科生与理科生在数学水平上存在差异,体现为《考试大纲》对文科生的数学要求稍低,在以往高考中,文科生与理科生分别作答文科卷与理科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试卷对考生的公平性。但“文理不分科”后,考生在科目选择上更自由,传统文理生的数学能力发生着变化,传统的试卷结构以及命题思路将不再适用,这给命题端和考试端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样给教学也带来了挑战任务。

2017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建议高中数学命题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察,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聚焦对重要数学概念、定理、方法、思想的理解和应用,强调基础性、综合性,注重数学本质、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还建议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应该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索研究性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019年高考数学题目已经发生了变革,整个试卷全面考察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多处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能力的考察。而“问题解决”教学是围绕着“问题”开展的教学,开始于问题提出,终结于问题解决,教学过程要求老师为学生创造情境,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有探索性或求证性的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种解决问题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或结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知识技能大,是一种思维积极参与的发现式学习,更是一种选择和调节相关智慧技能的运用性学习。

“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更主要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方法的学习。它是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即问题教学法的进一步完善,也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中做”思想的体现。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当加强对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的重视程度,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问题解决”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而且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新高考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更应该重视数学知识产生、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数学学习中科学思想方法的总结,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的全面发展让探索学习代替传统的被动学习。教师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