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2012-12-27 18:39:18)
标签:
杂谈 |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册教材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类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习内容:
三、学生学情分析
四、复习达标要求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复习重、难点:
六、具体的复习内容和要求:
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复习要点: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表内乘法
复习要点: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复习乘法口诀。
长度单位
复习要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估计简单的物体长度,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2、知道厘米和米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知道1米=10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测量。
(1)复习测量的方法,0刻度线对准一个端点,尺子沿着线段,读出另一端点上的刻度。
(2)复习用非“0”刻度线作为起点的测量读数法。
4、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直的线。
5、画线段。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6、数线段。
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
复习要点: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直的边)
2、画角,画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是直角?
4、会有规律地数角,不遗漏。。
5、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6、加一条线,增加若干直角。
7、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对称图形。能判断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会画称轴。
8、长方形对称轴(
9、能辨别从正面、背面、侧面看立体图形或实物的面。
10、哪个是水中的倒影。哪个是镜子中看到的.
统计和数学广角
复习要点:
1、能看懂统计图和统计表。以一代2,或代几。统计图要画得准。
2、认识统计图各部分意思。
3、回答问题,信息可从统计表中找,要列式计算且不能算错。
4、3人互相握手、4人打乒乓(每两人进行一场)。
5、在4、5、1三张卡片中选两个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最大几?最小几?
6、用5、0、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7、简单推理。
8、衣服搭配。
问题解决
复习要点:
1、复习相差关系问题解决。
2、复习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解决。
3、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解决。
4、结合统计图、表解决问题。
五、复习的方法及措施
1. 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 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进行知识整合。
5.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6. 随时积累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复习。
六、复习进度的安排
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 5课时
第二阶段:分类专项复习5课时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5课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