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2012-12-27 18:39:18)
标签:

杂谈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册教材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类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漏补缺,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学生学情分析
   
对本册所学九个单元的内容,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或口决记忆不熟,有计算较慢和经常出错的现象。在图形方面,长度单位和角的认识较好,有个别学生还没有掌握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还存在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多数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没有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期末两周的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习达标要求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习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具体的复习内容和要求:

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复习要点: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表内乘法

复习要点: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复习乘法口诀。

 

长度单位

复习要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估计简单的物体长度,能正确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2、知道厘米和米是表示长度的单位。

知道1=10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测量。

1)复习测量的方法,0刻度线对准一个端点,尺子沿着线段,读出另一端点上的刻度。

2)复习用非“0”刻度线作为起点的测量读数法。

4、认识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直的线。

5、画线段。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6、数线段。

 

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

复习要点: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直的边)

2、画角,画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判断哪些是角、哪些是直角?

4、会有规律地数角,不遗漏。。

5、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6、加一条线,增加若干直角。

7、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对称图形。能判断哪些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会画称轴。

8、长方形对称轴(  )条,正方形对称轴(  )条,圆对称轴(     )条。

9、能辨别从正面、背面、侧面看立体图形或实物的面。

10、哪个是水中的倒影。哪个是镜子中看到的.

 

统计和数学广角

复习要点:

1、能看懂统计图和统计表。以一代2,或代几。统计图要画得准。

2、认识统计图各部分意思。

3、回答问题,信息可从统计表中找,要列式计算且不能算错。

43人互相握手、4人打乒乓(每两人进行一场)。

5、在451三张卡片中选两个数,能组成几个两位数?最大几?最小几?

6、用50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7、简单推理。

8、衣服搭配。

 

问题解决

复习要点:

1、复习相差关系问题解决。

2、复习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解决。

3、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解决。

4、结合统计图、表解决问题。


五、复习的方法及措施

1. 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梳里知识和巩固知识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关注学生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4. 复习时要抓主“知识点”,连成“知识连”,形成“知识网”,进行知识整合。

5.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6. 随时积累错题集,有针对性的复习。

 

六、复习进度的安排

第一阶段:分单元复习 5课时

第二阶段:分类专项复习5课时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5课时


                                         2012-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