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汉字》点评:
(2013-11-28 21:48:15)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五年级作文 |
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汉字》点评:
点评人:作文导师团周四导师张美凤
神奇的汉字
五年级 张旭凡
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是什么?如果问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汉字!”换句话说,汉字是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
也许你没有注意到,我却曾留意过,汉字是那么神奇。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这些汉字像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草地里尽情跳舞嬉戏。它们不是静止的,当你看到这些神奇的方块字时,映入心灵深处的,是一种从其它文字中无法感受到的动态美。人们看到“水”时,往往会想到一条条潺潺的溪流,一片片清澈见底的湖泊;看到“火”时,会感到一阵阵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温暖,让人们感到有一朵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焰火就在眼前;看到“花”时,总能感受到沁人沁脾的芬芳。汉字如同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法师,可以把人们徒手无法捕捉的美景保存下来,可以说,汉字是最早的照相机。
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是发挥了它神奇的魅力。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那些汉字宛如一位位将军,威武、洒脱;在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里,这些汉字则显得更加苗条、整齐、端庄。
对联是汉字的精髓,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提有多神奇了!“踏倒磊桥三块石
这就是神奇的汉字,那么优美,那么有趣。它是人类文字的极品,是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
总评:
我非常喜欢旭凡的这篇《神奇的汉字》,这应该是人教版五上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后的一篇习作。在旭凡的笔下,汉字变得鲜活,变得立体,变得多姿多彩。可见,这次综合性学习在小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活了小作者对汉字的喜欢,对汉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是一篇佳作,一篇可以打到90分以上的佳作。现在,我简单地列举四点优点:
1、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小作者从汉字的动态美、汉字以书法形式所演绎的精彩、汉字在对联中的精妙运用三个方面展现汉字独特的美。全文分五个自然段,结构清楚明了,而内容丰富多面,让读者在阅读时既能一目了然,又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2、选材恰当,贴近学生生活。有些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容易犯大而空的毛病,喜欢从很高的层次、很大的场面来诠释汉字。而且“汉字”可写的内容很多,而小作者所选取的角度和材料是贴近生活的。
例如书法,现下许多学生都有练习书法,对书法都有一番认识和见解,所以小作者从书法的角度来说明汉字的神奇更容易被读者所接收,更容易引起共鸣。
再例如对联,对联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春节的时候。而且,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也选取了许多对联,学生对对联的兴趣都很高,所以我认为小作者选择“对联”是恰到好处。
当然还有“水、火、花”这三个字的选取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水”的古体是 ,这不正是川流不息的河水吗?“火”的古体是 ,这不正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的古体是 ,这不正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吗?不管是小作者有意还是无心,都值得表扬。
3、善用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小作者善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同时也运用了联想的表达方法,虚实结合,汉字的意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说好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旭凡的作文就是“文中有画”。而这种效果就是多种修辞方法和表达方法的准确运用。就这一点,也应该为旭凡鼓掌。
4、善于遣词造句。从作文就可以看出小作者的积累很丰富,而且对这些词的理解到位,所以运用起来才会如此恰到好处。例如“毫不犹豫、潺潺、清澈见底、沁人心脾、朗朗上口”等好词的运用,例如“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草地里尽情跳舞嬉戏”、“一条条潺潺的溪流”、“一片片清澈见底的湖泊”、“一朵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焰火”、“徒手无法捕捉的美景”、“宛如一位位将军,威武、洒脱”等等灵动的语句,使全文透着一个“美”字,将汉字的神奇表现得恰到好处。
当然,有优点,也有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个别地方的比喻不贴切。例如“汉字如同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法师,可以把人们徒手无法捕捉的美景保存下来,可以说,汉字是最早的照相机。”这一句,乍看之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再细读一下,就发现问题了。汉字是魔法师、是照相机,那么哪个汉字是这位魔法师、是照相机呢?所以将汉字比作一个个魔法,一张张照片是不是更合适呢?当然,语言方面还要再斟酌,这样表达更合适就是小作者的任务了。
2、个别段落内容不丰满。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过于简单,仅列举了两个例子,不能构成排比。我想,这里是不是应该再加一两个例子,既能形成排比,又使内容丰满一些。第四自然段也是一样,也可以再列举一些例子,不过可以简略地列举,不需要详细。
3、中心句不简练。虽然小作者已经比较注意文章的结构了,在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开头都有中心句来概括全段的内容,但是小作者所写的句子却读着冗长、啰嗦,虽然也有统领的作用,但是不干脆、不明朗,句与句之间也缺乏联系。
中心句是指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它可以是概括全文的,也可以是概括一段的。既然是概括,我们就要简练明了,拉拉杂杂就不是概括了。段落中的中心句一般有几种常见的写法:
第一种是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来写,五上的《松鼠》就是很好的例子。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松鼠不爱下水。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第二种是以反复的形式出现,使文章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五上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正是这样的。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第三种形式是以过渡句的形式出现,既概括内容,又能承上启下,五上的《圆明园的毁灭》就有这样的例子。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当然还有其他形式,不过这三种是我们比较常用的,所以小作者可以从中选取一种来进行修改。
其他小细节修改如下:
神奇的汉字
世界上最神奇的文字是什么?如果问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汉字!”(改为“——”更合适,这里不存在对话。)换句话说,汉字是中国人的灵魂,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这个词用得不合适,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同,又何来“换句话说”呢?)
也许你没有注意到,我却曾留意过,汉字是那么神奇。(这句话没有多大意义,可以去掉。)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这些汉字像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在草地里尽情跳舞嬉戏。(这一句可以和第一段并在一起,当然小作者还要思考一下如何表达更合适。)/(这里开始做为第二自然段,从这里开始才是写汉字的动态美的。)它们不是静止的,当你看到这些神奇的方块字时,映入心灵深处的,是一种从其它文字中无法感受到的动态美。(这一句作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句子可以再凝练一点,简单一点。)人们看到“水”时,往往会想到一条条潺潺的溪流,一片片清澈见底的湖泊;看到“火”时,会感到一阵阵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温暖,让人们感到有一朵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焰火就在眼前;看到“花”时,总能感受到沁人沁脾的芬芳。汉字如同一位技术精湛的魔法师,可以把人们徒手无法捕捉的美景保存下来,可以说,汉字是最早的照相机。(将这两个比喻句修改一下,不合适,理由在前面已经说了。)
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是发挥了它神奇的魅力。(这句句子不冗长,不过读着不怎么顺口,也建议修改。)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那些汉字宛如一位位将军,威武、洒脱;在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里,这些汉字则显得更加苗条、整齐、端庄。(再多举一两个例子哦。)
对联是汉字的精髓,不仅对仗工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提有多神奇了!(这句中心句也要修改,理由同上两句。)“踏倒磊桥三块石
这就是神奇的汉字,那么优美,那么有趣。它是人类文字的极品,是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这个词组不合适,建议改成“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注:这里,我先要向旭凡道歉,本应该早早地联系你的,但是因为我这几天一直在外培训,不能上网,点评稿也是手写的,直到晚上七点来钟才匆匆忙忙地输入电脑,所以点评得也比较匆忙,不够细致,可能还存在一些错误,希望你在看完点评稿之后能积极发现问题,和我交流。同样,因为我的延误,也没能让你及时修改,进行对比,希望你这两天能根据我的点评修改一下,之后我们再呈现给大家。再次向旭凡和宝妈道歉,向各位同仁道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