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温暖》点评
(2013-11-22 16:15:35)
标签:
育儿 |
分类: 六年级作文 |
点评人:五六年级导师团导师 卢向通
原文:
温暖
六年级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他考得很糟糕,他知道老师会像往常一样在课堂公布成绩,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教室,假装若无其事地坐在座位上。
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在喧闹,或你追我赶,或大声嬉笑,没有人察觉他的异样,似乎也没有人对即将到来的成绩宣判有任何的恐慌,除了他。看着同学们信心满满的欢快笑脸,他有一种被遗忘的失落,随着上课时间地逼近,他更加慌乱了。
伴着一阵刺耳的上课铃声,数学老师手拿试卷走进教室,开始一个个分发试卷,并把每一个考好的考差的同学的名字叫的落地有声,他深深的低着头,逃避着老师的目光,似乎只要这样就能改变考试糟糕的事实。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老师叫他的名字,接着宣布到:“50分,你怎么考这么少,这么多题没做。”老师的每一个字都重重的砸在他的心里,他强忍住泪水,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
放学后,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终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起来。这时,有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认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我相信你肯定行!”他抬起埋在手臂中的头,看到了一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原来是他的同班同学在他哭泣时悄悄地走了进来。没有太多的语言,这个同学拿过他的试卷,认真仔细地给他讲解他不会的每一道题,空荡荡的教室因为两个人的交谈而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那天,同学的安慰和帮助,使他没有放弃,带给他重获自信的力量,也带给他一份珍贵的友情。温暖是失落时一句安慰的话,是跌倒时拉起你的一双手,是哭泣时一个轻拍的抚摸;温暖可以融化千年的冰雪,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抚慰一颗受伤的心。
总评
这是一篇充满人间真情的佳作,看完后我也有像题目中提到的那一份温暖。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更加凸显出了他的那份孤独。通过动作、心理等这些无声的描写,充分刻画出了“他”从失落到重拾信心的心路历程。
你运用第三人称进行写作,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第三人称比第一人称更客观,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其次,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好的展开文章的叙述,使文章娓娓道来,不做作,不矫情;最后,以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加突显文章的中心,使读者产生共鸣。
温暖
原文: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他考得很糟糕,他知道老师会像往常一样在课堂公布成绩,他还是硬着头皮走进教室,假装若无其事地坐在座位上。
改文: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他稀里糊涂地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考得很糟糕,也知道老师将会像往常一样在课堂上当众公布成绩。即便是这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在座位上。
依据:
词语运用比较恰当,就是有些细节还需要特别关注。
1、他的考试糟糕与否,根据成绩的高低来评判的,决不能在成绩下发之前就下定论。因此前面还需要加一个引子,来引出他对考试的无望。
2、老师的动作还没有发生,所以说“将”。“当众”是个关键词。正因为是“当众”,才会有他的慌乱、痛苦。假如是“私下”,事情也许就成了另一番光景。
3、“还是”说明他有的选择,而“也只能”说明他没有选择,更说明他的无奈和沮丧。
原文:
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在喧闹,或你追我赶,或大声嬉笑,没有人察觉他的异样,似乎也没有人对即将到来的成绩宣判有任何的恐慌,除了他。看着同学们信心满满的欢快笑脸,他有一种被遗忘的失落,随着上课时间地逼近,他更加慌乱了。
改文:
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喧闹不止,或你追我赶,或大声嬉笑,没有人去察觉他的异样,似乎也没有人对即将到来的成绩宣判有任何的恐慌,除了他。在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教室里,他却有一种被遗忘的失落。随着上课时间的不断逼近,看似平静的他开始慌乱了。
依据:
1、“笑脸”与“失落”之间无法形成鲜明对比,所以要换成“热闹的教室”。
2、你原文中为“更加慌乱”,这个“更加”师出无名啊!因为前文中的“若无其事”并不是“慌乱”的第一阶段。我认为从那时“开始”更为合适。你觉得呢?
原文:
伴着一阵刺耳的上课铃声,数学老师手拿试卷走进教室,开始一个个分发试卷,并把每一个考好的考差的同学的名字叫的落地有声,他深深的低着头,逃避着老师的目光,似乎只要这样就能改变考试糟糕的事实。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老师叫他的名字,接着宣布到:“50分,你怎么考这么少,这么多题没做。”老师的每一个字都重重的砸在他的心里,他强忍住泪水,逃也似的回到了座位。
改文:
那刺耳的铃声响起,今天在他听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数学老师手拿试卷走向教室,那踏踏的脚步声,似乎能让他呼吸困难、心跳停止。他最最担心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老师开始一个个分发试卷,并把每一个名字叫得铿锵有力,把每一个分数喊得落地有声。他深深地低下头,逃避着老师的目光,似乎只要这样就能改变考试糟糕的事实。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接着被宣布道:“50分,你怎么考这么少,这么多题没做。”老师那严厉的话语,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他的心头。他强忍住那羞愧的泪水,逃也似地回到了座位。
依据:
本段你的精彩依旧,通过细节展示人物的心理变化,有点作家的风范。需要被关注的地方:
1、那天的铃声、老师的脚步声,对他来说,可能意味着厄运的开始,从此刻起,他的紧张又升级了。这两种声音要重点渲染一下,方能展现出他心理的渐变过程。
2、老师口中的
“名字”很重要,那 “分数”就更重要了。根据句子的对称原则,我改为了把每一个名字叫得铿锵有力,把每一个分数喊得落地有声
原文:
放学后,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终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放声痛哭起来。这时,有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认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我相信你肯定行!”他抬起埋在手臂中的头,看到了一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原来是他的同班同学在他哭泣时悄悄地走了进来。没有太多的语言,这个同学拿过他的试卷,认真仔细地给他讲解他不会的每一道题,空荡荡的教室因为两个人的交谈而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改文:
放学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一个人留在这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积压了一天的泪水终于在此刻决堤了。正在嚎啕大哭的他,却隐约地感觉到一只温柔的小手在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肩膀,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认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我相信你肯定行!”他抬起埋在手臂中的头,看到了一张关切的面孔,原来是xx循着他的哭声,悄悄地走了进来。没有太多的语言,这个同学拿过他的试卷,耐心地给他答疑解惑。空荡荡的教室因为两个人的交谈而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依据:
本段情感细腻,将同学间的那份温情展现无遗。“空荡荡”与“温情”之间对比明显,感情强烈。需要关注的地方:
1、“空无一人的教室”给了他想哭的冲动,这个需要点明。
2、第二句的修改是因为原句缺一点生动和程度,“决堤”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一只温柔的小手、一个温和的声音、一张关切的面孔 这些同是描写那位同学的,所以尽量在形式上保持一致,这样更具节奏感。
4、在讲题时,与“认真仔细”相比“耐心”显得尤为重要。讲解他不会的每一道题
原文:
那天,同学的安慰和帮助,使他没有放弃,带给他重获自信的力量,也带给他一份珍贵的友情。温暖是失落时一句安慰的话,是跌倒时拉起你的一双手,是哭泣时一个轻拍的抚摸;温暖可以融化千年的冰雪,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抚慰一颗受伤的心。
改文:
那天,同学的安慰和帮助,使他没有放弃,带给他重获自信的力量,也带给他一份珍贵的友谊。
温暖是失落时鼓励你的一句话,是跌倒时拉起你的一双手,是哭泣时陪伴你的一个人。
温暖可以融化千年积雪,可以消除人间隔阂,更可以抚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依据:
1、你的文章是叙事加情感类的作文,结尾力求简洁。最好是能够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你在本段分别从那天对他的影响然后推广到温暖无处不在,之后是文章的高潮---温暖的作用。因此我将它分为了三个自然段。
2、“友谊”比“友情”,更正式,更深远些。
3、最后一段前半句的修改为了符合节奏感,“更”为了突出重点。
卢sir 马后炮:
2、遣词造句时,还是要注意斟酌、推敲。
3、继续锻炼自己的架构力,千万不要出现逻辑上的错误。
修改后的文章:
温暖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他稀里糊涂地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考得很糟糕,也知道老师将会像往常一样在课堂上当众公布成绩。即便是这样,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装作若无其事地坐在座位上。
教室里,同学们依然喧闹不止,或你追我赶,或大声嬉笑,没有人去察觉他的异样,似乎也没有人对即将到来的成绩宣判有任何的恐慌,除了他。在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教室里,他却有一种被遗忘的失落。随着上课时间的不断逼近,看似平静的他开始慌乱了。
那刺耳的铃声响起,今天在他听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数学老师手拿试卷走向教室,那踏踏的脚步声,似乎能让他呼吸困难、心跳停止。他最最担心的事情,果然还是发生了。老师开始一个个分发试卷,并把每一个名字叫得铿锵有力,把每一个分数喊得落地有声。他深深地低下头,逃避着老师的目光,似乎只要这样就能改变考试糟糕的事实。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接着被宣布道:“50分,你怎么考这么少,这么多题没做。”老师那严厉的话语,每一个字都重重地砸在他的心头。他强忍住那羞愧的泪水,逃也似地回到了座位。
放学后,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一个人留在这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积压了一天的泪水终于在此刻决堤了。正在嚎啕大哭的他,却隐约地感觉到一只温柔的小手在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肩膀,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一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认真、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我相信你肯定行!”他抬起埋在手臂中的头,看到了一张关切的面孔,原来是xx循着他的哭声,悄悄地走了进来。没有太多的语言,这个同学拿过他的试卷,耐心地给他答疑解惑。空荡荡的教室因为两个人的交谈而洋溢着暖暖的温情。
那天,同学的安慰和帮助,使他没有放弃,带给他重获自信的力量,也带给他一份珍贵的友谊。
温暖是失落时鼓励你的一句话,是跌倒时拉起你的一双手,是哭泣时陪伴你的一个人。
温暖可以融化千年积雪,可以消除人间隔阂,更可以抚慰那一颗颗受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