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里的“重女轻男”问题

(2013-11-01 22:08:17)
分类: 我的博文

学校里的“重女轻男”问题

今天观看了某小学的合唱团演出,40多个孩子,只有8个是男孩。我们学校的大队委是前几天竞选出来的,正在实习准备上岗,我看也是女孩居多。我分析过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女孩子的平均分高于男孩子大约3个百分点……至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是女孩子的天下,而其背后,是学校不自觉地衍生出大量的“重女轻男”问题。

显然,女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要早于、快于男孩子,譬如口头表达能力,女孩子明显优于男孩子,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事实;但我常常想,除了这些事实,还有什么加剧了让男孩子处于弱势地位?

今年在设计《适性课程》时,我发现更多的课程是适宜女孩子做选择的,譬如国乐团、舞蹈团、合唱团、口琴团、京剧团……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男孩子喜欢,但对于大多数男孩子来说,提供给他们的课程显然是少了。

我专门与负责设计课 程的女老师们开玩笑:为什么为我们男人准备的课程如此少?你们这是在歧视我们男人!“重女轻男”!

她们也笑起来,承认这一点:没有想到这层。于是,今年除了原来男孩子们喜欢的航模、航海、小机器人等课程,又增加了围棋、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等,这些也是大部分男孩子们喜欢选择的课程。

可以理解的是:特别在小学,校长、管理干部、老师几乎是女性,因此从课程设计、到开发、再到教学方式,稍不注意就会忽略了男孩子对课程与教学方式的适应性,不自觉地将男孩置于了弱势地位。男孩子一般比较容易俏皮捣蛋,恶作剧、坏主意多,甚至欺负女生,老师不喜欢,同学不高兴。举一个例子:评选三好或班干部,一般最低的标准是守规矩、同学喜欢,而这是女孩的优势;评选方式也是以演讲为主,加上表演,这也是女孩的长处。如果看动手,看创造,看点子,看答辩,可能男孩子占优势。但是,囿于我们的惯性思维和传统习惯,我们常常忽视了男孩的特点而让校园失去教育均衡。

男孩、女孩都是国家的未来。“重男轻女”不好,“重女轻男”也不好。如果问题出在学校和我们教育工作者身上,是需要我们反思和行动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