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家默默8个月零5天的时候,第一次叫妈妈,把我给乐坏了,可是后来吧!一直就很少叫了,似乎还是不知道我是他妈妈,教什么话给他也听不懂,看到人家的宝贝会跟爸爸妈妈聊天了,我很是羡慕呀!等啊,盼啊,望啊!宝贝终于长大了,进入了学话阶段了,现在默默一周岁零三个月了,先来列举几个默默学话阶段闹出的那些破事儿吧!
一、刚开始看到谁都叫“爹爹”
默默爷爷一直都是跟默默讲土话的,这边的土话“爷爷”叫“爹爹”,默爷爷经常说“来,默默,爹爹抱抱!”“默默,叫爹爹!”之类的话,所以默默很快就学会叫“爹爹”了,默爷爷当然很开心啦!到处吹牛去,说默默会叫爹爹了,一天人家给东西给默默吃,默默接过东西叫了一声“爹爹”,把人家也乐坏了呢!默默也跟着笑起来,以后见谁都叫爹爹,想要什么东西也哭着喊着说“爹爹”
真是没办法了。
二、现在看到谁都叫妈妈
在我的努力下,默默终于会大声的频繁的叫妈妈了,而且都是用普通话叫的额,因为我一直都是跟宝贝讲普通话的,每次默默到我面前叫着妈妈,然后伸手要我抱抱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满足。
可是老公家这边,宝宝对于长辈的称呼真的很奇怪,和我平辈的那些女的,我觉得应该叫阿姨,或婶婶一类的,可是这边全叫妈妈,她们一过来逗默默时就让默默喊妈妈,搞得默默都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妈”了。而且默默自从学会叫妈妈了,就很少叫爷爷了,“妈妈”二字叫的很频,管谁都叫妈妈,甚至看到他爷爷也叫妈妈,看到邻家小女孩也叫妈妈,真是把我都搞晕了。
三、要吃东西就说“摆摆”
这个“摆摆”二字,也是跟默默爷爷学的,每次默默爷爷拿东西给默吃之前,我都要看看,有的不适合宝贝吃,我就会说那个不要吃,于是默爷爷就对默默说“这个不能吃,我们摆摆。”(“摆摆”意思是把这个东西放到这里。)长时间重复着“摆摆”二字,默默也会说了,只要是看见东西想吃了,就说“摆摆”。
这些天我喂他东西时就对他说“吃”,十几天的训练,终于说“吃”了,不再说那个人家听不懂的“摆摆”了。
四、冒出一句“爸爸呆B”
小家伙会叫妈妈,会叫爷爷,可是就是不叫爸爸,于是老公天天在他面前“爸爸爸爸”这样说,终于也会叫了,但是就是偶尔冒出一句罢了,真叫他对着爸爸叫时他就不叫了。
有一天晚上,默默一个人坐在那里“胡言乱语”着。突然我们听到一句“爸爸呆B”,而且说的清清楚楚的,把我是惊住了,这屁孩怎么说脏话呀?想了又想才知道,肯定就是跟老公学的,因为老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呆B”或者有时候对着默默也说“呆B”。
我跟老公说了这样的情况,老公还笑呢!其实孩子还小的时候,正在学说话的时候,突然冒出这一句是可以当成笑话了,大家都可以开怀大笑,可是有没有想过以后呢?
宝贝语言爆发期,我们能为宝贝做些什么
一、教孩子正确的语言
默默爷爷老是对默默说“我们吃饭饭喽!”“宝宝吃大肉肉”喽!或者说“宝宝要戴帽帽了!”说实话,我是很反感这些,“吃饭”就说“吃饭”干嘛要说“饭饭”。当然大人好像觉得用孩子般的卡通语比较可爱,比较符合孩子心理之类的,其实不然,我觉得这样会误导孩子,等孩子再大一点还说这些就很难让人听懂了,而且会养成这样说“叠词”的习惯。
在非常有名的《蒙氏教育》里,当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尤其在指着物体给孩子下定义的时候,是不准多说一个字的。就是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每次默爷爷那样对默默说话,我都会加以纠正,希望宝贝能学正确的语言,能用正确的语言去定义一个物体或者一件家用品。
二、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
我朋友有一次带着她女儿在大路上等公车,可是公车迟迟没来,朋友的女儿突然冒出一句“他妈的,怎么还不来?”当时我朋友就惊了,说她从来不再宝贝面前说脏话的,怎么宝贝就说了这样的话,左哄右哄,问宝贝这话跟谁学的,宝贝怯怯的开口说:“跟妈妈学的。”朋友当时就脸红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注意说出来的吧,并说以后再也不会了。
孩子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很善于去模仿家长的,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三、更不要把孩子的“脏话”当“笑话”
就像那天,刚学话的默默冒出这一句,当时确实觉得挺搞笑的,可是因为“好笑”就这样一直肆无忌惮下去吗?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小时候家长都拿他的脏话当笑话,那孩子也在大人的笑声中得到满足,越来越爱说脏话,一直到八九岁了还是满嘴脏话,这时候家长急了,但是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要想改变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三岁定终生”这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
四、给孩子简单明确的定义一样东西
家里的家具之类的都会有名称,我们教宝贝说了,那么就要简单明了正确,不要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后天又换词了,这样很容易把宝贝搞乱了,再问他那个东西叫什么,他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对人的称呼也是同理。
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孩子起初都是善良的
都是一张白纸
他们最先遇见自己的父母
而父母必将去引导孩子
在人生的白纸上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图案和色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