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朋友聊天,谈到一个早有耳闻的话题,那就是——“穷养儿、富养女”,当然这些似乎一直是讲物质上的穷与富。
朋友说,我的默默是男孩,一定要“穷养”,朋友的意思是让我不要给宝宝买一些不适用的大型的玩具车什么的,衣服也不要买什么名牌,以后多多带他到一些可以讨价还价的小商品市场看看,让儿子多多“吃苦”,知道很多东西是来之不易的,这样可以磨练儿子的意志,培养儿子刻苦向上的精神等等,反正好处多多啦!
朋友又说,而女儿就不同了,女儿如果“穷养”,会把她整个人的光芒都“养”没了,女儿一定要“富养”,我们应该尽量的满足女儿的要求,多多带她去一些大商场或者重要场所逛逛,给她穿特别漂亮而且有档次的衣服,让她懂得欣赏自己,长此下去,女儿的气质会一天一天的改变,整个人看起来就与众不同,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家闺秀”!
听朋友讲的津津乐道,似乎还有她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又不完全的赞同!
因为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报道,一个90岁高龄的老人,没有自我生存的能力了,需要儿子们来抚养,但是他的六个儿子哪家也不愿意把老人带走,最后经过政府调解,一家半年轮流过,从大儿子家开始,这时候大儿媳妇却不高兴了,她说为什么要从她家开始过,假如在这半年内,老人死在他家,那别人家不是讨了巧?天啊!这也是人话吗?没办法,最后又调解,一家一个月轮流,看着老人蹲在墙角嘴巴不停的颤动着的那种画面,我的眼睛模糊了,这个老人当年肯定也是“穷养”的儿子,但是万万没想到会这样吧!
“富养”出的女儿也有很多不理解父母的心,看过一个视频,视频讲的是一个19岁得女孩,父母真是太宠爱她了,要什么给什么,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最终这女孩还是和父母对着干,还说就是要和他们反,最终还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其实我觉得在养孩子方面,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时代在不停的变化着,我们对孩子爱的方式也应该不停的更新着,给孩子最需要的,给孩子最适合的就行了。
就算“穷养”,千万不能“穷”了精神,“富养”也不要忘了老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教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