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怎么可能只有“男人”这个选项

(2014-11-14 23:36:49)
标签:

杂谈

这是法国作家杜拉斯的小说《情人》的开头: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但现实不是如此,至少那些鸡汤文和朋友圈销售者们不是如此认为。我从来不反感人赚钱,我自己本身也是拜金主义者,不是迷信金钱的力量,是相信金钱的力量,十分赞同咪蒙的观点“女孩子子年轻的时候应该多挣钱”,比起泡男人和研究宫斗术,增强经验值和财富值是更重要的事。但是我反感那种毫无节操的洗脑式挣钱法,你的面膜和衣服好,我用过了自然就知道了,也不会舍不得花钱,也能接受你从中挣钱。但我真的无比反感动不动编出那种“你不年轻了就没人要了”“你在不变美男人就跟别人跑了”或者陆琪式的“女的就该花男的钱”,这种立足点的一个可怕的暗示不在于广大妇女们纷纷掏了腰包,而是她们自愿接受了一种很贱的价值观,即我的青春和美貌是留住男人的唯一武器,甚至是女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每每看到这样的论调后面跟着成千上万的拥护者点赞者,我真的如宋涵说的那样在四季如春的深圳感到了深深的寒意!

这可是21世纪啊,姑娘们,我也偏爱年轻人的容颜和肉体,但它们怎么可以是我们生活的唯一意义呢?如果男人们在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也只考量着这一指标,那他们专制社会的老爷们有什么区别,我想起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那个恐怖的深宅大院,那些原本年轻的女人们,为了争宠,就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这也是《甄嬛传》看到后面就我觉得无聊的原因,这些女孩们,初进宫的时候,那么鲜活水灵,有才华有情趣,可是一旦沦为皇帝的宠妃,不过也就是一个性奴和玩具,甄嬛的觉醒是意识到皇帝不爱她的那一刻开始的,那一刻,她不再是少女时代的那个嬛儿了,在清凉峰和果郡王的时光也许是她一生中唯一幸福的时候,他们志趣相投,心有灵犀,但是清醒的读者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回宫后的甄嬛懂得了心计,懂得了步步为营,从她的眼神里你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清澈和灵动,我知道甄嬛死了。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灵秀的女子,如果生活在一个可以选择自己命运的时代,她该有有多幸福,她的智慧足以让她不用躲在男性的背后,完全可以开创自己的天地,她可以有爱情,即使没有,也不阻挡她人生的精彩!

但,赶着如今这样一个信息量大,丰富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很多现代女性依然做着“宫里的女人”,大学的专业老师在给我们讲导游词的时候,告诉我们说到了故宫不要说什么其他的文化,就讲妃子们的八卦,保管能够吸引游客。尤其是中年妇女们!他们觉得扬眉吐气的时候,就是踩过无数女人的尸体,终于靠近了那个心中的神—男人!

这画面,怎么觉得这么悲壮且诡异呢?

读李娟的散文,里面有个小片段,李娟90岁的外婆嫁了个赌鬼,一辈子多灾多难,晚年了还离开了故土,她温情地告诉自己还没结婚的外孙女,说,娟啊,你不结婚是可以的,不生小孩是可以的,你妈妈不懂,我懂!

作家荞麦说,30岁之前,父母可能还没有那么在意你不是不是走上了世俗的人生轨道,但是30岁之后,好像父母变得更为紧张了,只能以疏远他们来避免冲突!

看到陆琪有两千万粉丝,天啊,有多少姑娘乖乖接受了他的人生答案,跟着他学会如何判断男人爱不爱你,如何分辨成熟的男人,任何装高冷在婚恋市场上卖个高价。虽然他也有提到女人要独自的言论,但是涉及爱情和婚姻的观点里充满了太多迷惑女人们心智的观点,这一锅鸡汤里真是洒满了足够多的迷魂汤!

而姑娘们并不都是脑残,之所以能够前赴后继地拥护陆琪的情感文,大口大口喝鸡汤停不下来,肯定是因为,这个口味,她们早已经熟悉了、接受了、肯定了,或者她们的成长岁月里压根没有接触过“独立思考”“女性主义”这样的字眼!

如果有人跟她说,你是女孩子,读那么书干嘛?

你不要那么强,当心没人要!

再不结婚你就没得选了!

那么有思想干嘛,男人都被你吓跑了!

可以啦,你只是个女孩子,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是啊,洗脑式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来源我们的文化,我们长久地浸淫在这样的文化中,如何抽身而退呢?

这跟一个人受了多少教育没有绝对的关系,一个人能够对网上的观点和信息保持警惕,多少跟他们是否有思考的习惯有关!

思考生而为人,生而为女人的意义!

走出这一步,就少了好多情感骗子!

朋友说起她姑姑,年轻的时候节约,任劳任怨,老公出轨后她挣扎了很久才离婚,因为经济地位的差异没有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并且净身出户!

看客们,可以开始写弃妇的故事了!

但是呢?她找到了养活自己的工作,学会了打扮自己,常托我朋友从香港带护肤品,交合得来的朋友,有空就到处旅游,比小姑娘还爱拍照!也顺利地开展了二婚!

追求青春,追求美貌,甚至追求婚姻,都无可厚非,但所有的意义,首先是成全自己,而不是取悦别人!

什么嫁对了男人天天过儿童节,嫁错了人天天多清明节。那是你自己要躺在坟墓里不起来能怪谁呢?

一个女人过得怎么样,取决她是谁,这是我无比赞成且一再重申的观点,你真的天真的以为那些嫁的好的姑娘们都是走了狗屎运么?你真的以为自己只要走了这坨狗屎运就可以过得和别人一样精彩么?

十四岁的时候,在中医院做手术,矫情地以为自己要成为一枚身残志坚的少女了,在病房里认识了一个五十岁的女病友,她有一口可爱的娃娃腔,乐观幽默,怕打针,每次还乐呵呵地叫人家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护士哥哥、护士姐姐”,她是一个中学的园丁,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是她有工作,有自己的爱好。每次我疼的无聊的时候,都是她变着腔调说话哄我开心!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不结婚的女人并不是个个都是苦大仇深!他们不是李莫愁,也,不会把对男人的恨转化成对世界的恶意,她们,可以有自己的世界!

在25岁之前,我也迷信着爱情和婚姻来着,甚至渴望它们能够拯救现实中狼狈不堪的我,但是27岁之后,人生越走越开,给自己幸福的信心越来越强大,看见自己挣的钱比看见男人要高兴一百倍!如果要迷信,我也只迷信自我的力量,而不是奢望爱情的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