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已经走入家庭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很久以前刚看到她的文字,会觉得这样的事情是那样的遥远,虽然她的笔下一直都有的爱情,可是细细读来,似乎又觉得那样的爱情回首起来,不再如同当初那样触目惊心,那么伤怀弄人,慢慢地变成一件小事情。是为了自己修行般的圆满,给予自己的道路上的荆棘或者只是柔情。
她的书目前能买到的,都有看过,散文集里面一直带在身边的是《清醒纪》,一次又一次的,在路上,在停留的日子里,打开来读,尤其喜欢她写到的那种爱人,荒凉旅途中邂逅的旅伴,可以在梨花树下对坐饮茶,想着有漫漫长路可走,可以说完可说的话,做完可做的事。她写到碎花,玉镯,布包,布衣,从来不是奢侈品,因为带着浓郁的不可代替的个人风格,而变得奢侈,真正奢侈的东西是无法用钱买到的吧!这是我的认为。她写到大海,写道“孤独是在你需要别人的时候,你遍寻不到,不需要别人的时候,你自给自足”,我想,你和我,这一生,都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无法言说。还有这本书上为数不多的照片,有紫色晚霞,广阔大海,盛开的芍药,红色的灯笼,窜到高中的烟火。也喜欢这样的图,并不是那么具有视觉冲击力,但是在我看来也有着不可言说的美。
小说里面,留在身边的是《莲花》,以真实地点为背景写作的小说,真实和幻觉变换。善生寻找内河的路途,其实就是寻找自己,在走往墨脱的路途中,泥石流、塌方、和森林里的蚂蟥。。。用世俗的眼光去看,这样的旅途,太不够浪漫。庆昭是一个难得旅伴,但是这样的旅伴最终也还是“相忘于江湖”。
初次读《莲花》,是大三的一个晴朗的下午,从图书馆借的书,封面被别人弄脏了,我轻轻地擦干净。一个人在广场的台阶上,细细地看,看好久。。。
再次再一次看,在离开校园的这半年,重新买了新书。很多个夜晚,随意翻到一章,就可以再次出发。
安妮宝贝这样的作家,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露面或者发出声音。关于个人的坚定,是那样的坚定。
如此难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