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钱学森

(2011-05-23 16:07:13)
标签:

环境书斋

分类: 《环境与生活》2011.5

“学生们都害怕他的严厉古板”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钱学森

◎作者 张纯如  ◎译者 鲁伊

 

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于2004119日,在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震惊了海内外。作者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她1997年在美国出版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是首部向西方世界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专著。而1995年出版的《蚕丝——钱学森传》(ThreadoftheSilkworm)是她的第一本书,同样是呕心之作,她用了3年时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大学的档案等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该书详细记录了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中,如何为美国火箭科技做出贡献,以及如何成为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而离开美国,而后成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之父的。

 

 

20世纪40年代中期无疑是钱学森一生中最愉快、最成绩斐然的几年。他刚30出头,创造力正值顶峰。在当了4年助教后,钱学森得到了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航空助理教授的聘书。1943年秋天,他欣然走马上任。尽管钱学森与中国政府此前签有在美国只待一年的协议,但此时的中国正依赖美方援助对抗日军侵略,因此并未将此事予以深究。在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将自己的时间平分为两部分,一半用于教学,另一半则投入到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研究上去。正如年轻时代在亚琛大学担任教授的冯·卡门一样,钱学森也要学会在战争期间周旋于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这三者之间。

 

“我又不是在幼儿园里教书!”

 

和许多教授一样,钱学森也因为需要把精力从尖端研究转向教学任务而感到不快。他显然并不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的主要任务。钱学森依然热心地准备教案,但他却毫不掩饰自己对这种强制性教学任务的厌恶——或许,他只是认为要教的这帮明星学生(注:这里指钱学森当时教的一个美军军官班)并不像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们那么聪明。“如果有人问了个愚蠢的问题,钱学森根本就不会回答。”霍默·乔·斯图尔特回忆道。他还将禁止这些提问者再来上他的课。

……

学生们展开了报复行动。一群人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找到冯·卡门那里,抱怨钱学森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太难。当冯·卡门建议钱学森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时,据说钱学森回答道:“我又不是在幼儿园里教书!这是研究生院!”正如学生们所回忆的,钱学森“一点都不肯退让”。最后,冯·卡门最好请求年轻的助教拉索夫替代钱学森讲课。

因为富有同情心而又循循善诱,拉索夫在学生中要受欢迎得多了。他与钱学森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反差。多年之后,拉索夫回忆起班上的学生时说道:“作为飞行员,许多学生都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击落过不止一次。他们有胃病,视力也不佳,而且所有人都有经历极度危险后的心理阴影。他们经常梦见自己的飞机被击落,在海上漂浮几个小时,直到获救。但钱学森对他们却太严厉了!我这个人好相处,而且理解那些军官曾被击落的往事记忆。我会从最基础的问题讲起,就当他们把以前学过的一切全忘了。”

 

“在他眼中,愚蠢就是最大的犯罪”

 

与此同时,钱学森却在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令人讨厌的教授的路上一路狂奔。“学生们都害怕他的严厉古板,他看上去就像个中国皇帝。”汉斯·利普曼回忆道。

然而,钱学森却对那些他认为智力上有潜质的人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阿罗约河谷,一个与军事项目无关的项目遇到了流体动力学上的技术问题。“完全是出于好心,钱学森为我们安排了一个计划外的流体动力学研讨班,使用霍勒斯·兰姆(HoraceLamb)的著作作为教材。”钱学森的学生之一、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担任工程师的伦纳德·埃徳尔曼回忆道,“这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备课,而对于那总计15个小时左右的课程来说,我相信钱学森至少花了510倍的时间来做准备。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学生的责任心,不计报酬。”

埃德尔曼还写道:

我记得有一天跑去看他……我说:“我的全部时间都花在研制那些用来炸掉别人脑袋的东西上,这让我越来越郁闷。你是如何保持这样积极乐观的态度的呢?”钱学森回答道:“我每天清晨起床,尽力把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不管那是什么事。当我把我的脑袋放到枕头上时,我觉得我很好地工作了一天,这就行了。我很高兴。”尽管从那时起15年过去了,我仍记得钱学森的这段话。或许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最有价值的一课了。

钱学森不耐烦的根源来自那些他认为不合格的学生。“在钱学森眼中,愚蠢就是最大的犯罪。”钱学森的朋友安德鲁·费耶尔指出。多年以后,费耶尔回忆起某次午餐会上冯·卡门对钱学森说过的话:“一个好的演讲就是1/3的人理解你所说的每一个细节,1/3的人大致知道你在说什么,另外1/3的人根本对你说的话不知所云。”据说,钱学森回答道:“我只对给那些能够理解我说的一切的人讲课感兴趣。”他用言辞和行动表明,他宁愿只和那些最优秀、最聪敏的加州理工学院学生打交道。

 

(摘自《蚕丝——钱学森传》,中信出版社20114月版;小标题为编者所加。荐书:尉知生)

http://s15/middle/71417afbta3ed088e37d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