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学生成长个案研究案例(五)
辅导老师:王淑娟
一、案例介绍:
小薛,9岁,三年级学生,活泼可爱,爱打扮,任性自由,不守纪律,顶撞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偷工减料。性格骄横、任性、执拗,易冲动,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批评。
二、家庭情况
经调查知道,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护士,家庭条件优越。自父母离异后,,平时随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因工作忙碌,父亲平时无暇顾及孩子,早上中午孩子基本在街上吃饭。给孩子的零用钱较多,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其父性格暴躁,常有在孩子犯错时暴打孩子的习惯。爷爷奶奶觉得孩子可伶,比较溺爱孩子,即使犯错,不写作业、撒谎也袒护孩子,形成她任性,执拗一些不良性格。
三、分析原因:
单亲家庭中,一些家长认为由于双方分手后,不能给孩子完整的爱,就已经亏欠孩子很多,因此只给予舒适的环境,充足的物质条件,而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不严格。由于小薛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影响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正常发展,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使她在成长中经不起风雨和挫折的打击,不求进取,学习习惯不良导致学习成绩差,不会想到别人,不会面对各种问题,表现出来任性散漫,自由冲动。
四、 教育措施步骤
1、尊重理解,建立信任感。
首先我用爱融化她心理的坚冰,消除她的不良情绪。允许她犯错误。
采用“积极关注,尽力关怀”的原则,寻找合适的教育时机和她谈话,先肯定后批评,使她解除武装,放下戒备心理,向我敞开心扉,了解到她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谈话中了解到她其实也想认真学习,只不过基础太差,上课听不懂以至无法集中注意力。她希望父母爱她多一些,钱是代替不了亲情的。
2、适度关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面对单亲家庭学生时,不自觉就把“单亲家庭学生”这个帽子直接当面扣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关注不但不一定被接受,且很可能让学生突然再次撕裂伤口。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关怀,最好潜移默化,间接含蓄,重在细节,一切尽在行动中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理想。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自尊心特别强,我让全班同学不要歧视他,不要你当着全班同学批评她,她跟你急,你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和她单独谈,她会虚心很多。让她试着换位思考她明白老师对他的教育是"爱之深,责之切",批评你是把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使她明白老师的苦心,并从心理尊重老师。推荐适合她的书籍,让她不断成长。
3、多与家长沟通。
单亲家庭问题十之八九是家庭教育严重失误造成的。告状之后,无非是家长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孩子暴打一顿,这只会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仇恨心理,于事无补。但家长我们还得联系,一则学生在校的情况家长有权利知道。二则需要他们做配合工作,控制他的零用钱,其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尽量意见一致,任何一方不能包庇,杜绝孩子的依赖心理,从而改正错误。
4、发挥班级力量,弥补亲情的缺失。
鼓励小薛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她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再积极引导,在集体活动中,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让班里的双优生和她结成友爱帮助对子,从学习、生活上帮助她,督促她的学习,为她确定合适的目标,鼓励她进步。认识独特自己,学会欣赏与发现。榜样的正能量的作用积极影响她。慢慢地她变了,能够积极参与班级一些活动。
效果:
1、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也能正确完成,也不顶撞老师了。
2、能够正确对待父母离婚,理解父母对她的关心。
3、学会合理使用零花钱,也不浪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