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2-08-24 23:14:09)
标签:
体育 |
分类: 老王的文章 |
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今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
n课程标准颁布后,课堂教学改革是今后课程改革的攻坚战。体育教师作为打好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战的主力军,只有了解课程教学改革全局才不至于迷失作战方向,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扎实提高教学质量,不辜负时代和历史对我们的重托。
n应该明确,贯彻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的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三)正视和改进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运动技能教学有所忽视。主要表现:
在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时,有些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比较关注外在的形式,对实际效果重视不够。
(二)全面准确地学习理解和贯彻课程标准
n要掌握课程总目标、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什么要求,掌握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及实施建议之间的内在联系。
n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最终落实在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和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目标没有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
□目标过多,把四个方面的目标搬到一堂课上;
□在目标的书写表述上也不够规范。
□课程标准在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
n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课程目标”,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
n“目标难度适宜”“是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
n一是,偏重选用技术含量较低的教材;
n二是,对运动技能教学缺少必要的指导;
n三是,用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偏少;
n四是,对学习质量缺乏明确的要求;
n五是,体育课运动负荷普遍较低。
n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重视不够,对已有资源的有效运用不够充分,有的课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n受应试教育和安全事故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不受重视,有的运动项目不敢教学,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普遍下降。
n体育与健康课要在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促进身心社健康发展。
n体育教师要术有专攻,要守土有责,做好自己的事,站好自己的岗。
n防止体育教学中的片面性、异化、低技术含量、低运动负荷等现象。
前一篇: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
后一篇:提炼好课应具备的基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