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热膨胀
标签:
杂谈 |
分类: ansys |
对 ANSYS
中几个温度术语的探讨
2011-12-02
08:23:49|
在 ANSYS 中进行热应力分析时,会遇到几个有关温度的术语,均匀温度 TUNIF、参考温度 TREF 等。以下,通过一些例子来探讨这些术语的具体用法。
仍施加均匀温度 100 °C,求解得到三个方向的位移都是 0.05。
以下分析一下材料的参考温度是如何起作用的:
1.
2. 如果假设热膨胀系数与施加的温度载荷和材料参考温度之差有关,当温度为 100°C 时,热膨胀系数为:
如果热膨胀系数只与施加的温度载荷值有关,与参考温度无关,当温度为 100°C 时,热膨胀系数为:
当计算热应变的温度取为施加的温度载荷与材料参考温度之差时,位移结果是:
如果热膨胀系数与施加的温度和材料参考温度之差有关,当温度为 100°C 时,热膨胀系数为:
1e-4 / (1000-80) * (100-80) = 0.217e-5。
此时当计算热应变的温度取为所施加的温度时,结果是: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在求解时,材料属性是根据所施加的温度载荷值对随温度变化的属性值进行插值而得到的,与参考温度无关;而计算热应变的温度是用所施加的温度载荷值减去参考温度所得到。
进一步,设置热膨胀系数为:
温度 100°C 时为 1e-5;温度 1000°C 时为 1e-4。这样,热膨胀系数值仍可简化为:温度值 * 1e-7。
根据这些算例,可以看到,在 ANSYS 中,当材料性能随温度变化时,是采用输入的温度载荷值进行插值得到不同温度的材料性能;而在计算热应变时,则是采用温度载荷值与材料的参考温度之差。
关于 TUNIF 命令:
命令 TUNIF 可以用来定义结果中的均匀温度 (施加到所有节点上),但是实际上其它定义温度的方式优先于此命令,只有在没有使用其它命令定义温度的节点处才使用 TUNIF 指定的温度。
如上例中,对整个体施加了温度 100 °C,如果再使用 TUNIF 命令定义均匀温度为 550 °C (减去参考温度 50 °C 后,实际温度变化为 500 °C),计算后结果仍是 0.05:
修改 TUNIF 为其它值,结果还是一样。
说明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定义了结构温度,则计算时该均匀温度不起作用。
然后,删除施加在 Volume 上的温度,TUNIF 仍设置为 550 °C,减去参考温度 50 °C 后,对应的温度变化为 500 °C。软件计算结果,三个方向的位移都是 2.75。如下图:
求解结果如下:
将材料 2 部分的单元温度改为 120 °C,以使两部分单元的温度载荷与材料参考温度之差相同,计算结果如下:
少量误差估计是由于在两部分单元的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对于材料 1,按照上述条件,在 150 °C时,其热膨胀系数为:1.5e-5;而材料 2,在 120 °C时,其热膨胀系数为:1.2e-5。
为使二者的热膨胀系数一致,将材料 2 的性能参数修改如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