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热门行业热门股
(2011-09-19 12:09:42)
标签:
财经 |
远离热门行业热门股
如果说有一种股票我避而不买的话,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这种股票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
热门股票上涨得很快,总是会上涨到远远超过任何估值方法能够估计出来的价值,但是由于支撑股价快速上涨的只有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期望,而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内容却像高空的空气一样稀薄,所以热门股跌下去和涨上来的速度一样快。有许多从风光无限很快走向一败涂地的热门行业,恰恰是在分析师们预测说这些行业将永远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时,这些行业不但不再增长反而开始下降了。
一般说来,高增长行业和热门行业吸引了一大批希望进入这些行业淘金的聪明人,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都在彻夜不眠地盘算着如何才能尽早地进入这些行业。假如你有一个稳赚不赔的商业创意,但却无法用专利或者利基来加以保护,那么一旦你获得成功,你就得防备其他人群起效仿,在商业界,效仿是一种最不纯粹要命的攻击方式。
以上是彼得林奇关于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的认识,其强调投资要远离热门行业热门股,需要寻找市场上的沙漠之花。这不仅是对美国市场,且对目前中国的A股市场,一样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国语.越语上
大意是商人夏季购入皮货,冬季购入丝绸,旱天够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货有所缺(伺机卖出)。远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明白,要避开热点,逆热点寻找商机。从这点上说,你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所谓热门,就意味着被市场追捧,价格脱离价值,被市场推高,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泡沫。
在泡沫形成过程中,这个泡沫一定是越来越大,进入的一部分人是参与炒做搏傻,一部分是被市场假象欺骗,认为“价值低估”,未来“一定”会涨,而且更要命的是在泡沫未破裂之前,确实一直在涨,大家一定都是“赚钱”的。但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只要是泡沫,一定是要破的,且最终绝大部分人一定是血本无归。
中国近几十年炒做过的东西有君子兰、藏獒、普洱茶、邮票、黑蚂蚁、豚鼠、万里大造林、美国土地、黄梨木等。热炒之时,无不展现炒做者的贪婪,但最后都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国外市场炒做过的东印度公司、南海泡沫事件,亦堪称精典。不管国内、国外,人性都是相通的,都有着“贪婪”的一面。
股市的热门个股,一样充满了陷阱。
20世纪60年代再没有一只股票能比美国施乐公司的股票更热门了。那时复印行业是一个神话般的行业,施乐公司则从上游到下游控制了整个复印行业,甚至“施乐”成了复印的代名词,这本应该意味着施乐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很多分析师也都这样认为。在1972年当施乐股价高达170美元时,他们断言施乐公司将会无限期地持续保持增长,但最终施乐公司股价下跌了84%。
A股市场这种例子也并少,远的不说,就拿近两年上市的汉王科技来说,上市之初,股价快速翻倍,不可谓不热闹,但一年多时间,就从高位下来腰折再腰折。当初看好其电纸书未来市场前景无限的分析师们,在企业竞争者一进来,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梦断兰桥了。还有近期的中恒集团,短短两年时间涨了几十倍后,被大量投资者“挖掘“出来,甚至吹嘘可以其为药中茅台,其狂热程度可见一斑。但一年不到,就遇到了“合同门”,股价直线下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故事起因千变万化,过程总是似曾相识,最终的结果却是惊人的一致:泡沫怎么吹起来的,一定会怎么破,终将是尘归尘,土归土。
投资人,远离热门行业热门股,投资会活得比别人更长一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