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点中国艺术吧

(2012-09-23 20:49:57)
标签:

艺术

听懂

杂谈

分类:

    我原来一直说西方艺术境界远远不如中国以前的艺术。为何?

    很简单,首先艺术是不能从概念哲思出发的和依归的。通过表达上帝表达理念不是去刻画这个上帝和理念,而是打通自己,建立一个内在的情感的劲路,通过表达上帝和理念,我内心很爽很舒服很通畅就行了。

    因为西方以前总是真理符合论,去符合某个东西而非打通自己,所以境界很低。

    比如中国古琴(画画啥也一样),为啥听不懂?为啥不像西方那弄个严谨五线谱供演奏?那是因为根本不需要。音乐是自己打通自己,校对自己,我今天情绪这样,我就这样弹,我今天情绪那样,我就那样弹,今天拉肚子我吃药就这么简单。雨天晴天曲子都不同,你看到过荷花在阳光和雨中的不同情致吗?荷花都不同,曲子为啥要一样?

    我只是治疗梳理自己,需要你听懂么?知音是友朋,屈指可数,那谈什么让大部分人听懂?能听懂看懂的只是工艺品,大量可复制的流行爱啊死啊的概念歌。

    所以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听那些皮毛作甚?学的是里面的神,听的是通畅舒展后出来的味道。这几日杭州赏桂花,下雨太阳味道都不同,曲子为啥要一样?模仿得再像,那是你的东西你的药么?人工香精,那是一塌糊涂的俗不可耐。

    不同境界,不同的药,出来不同的味道,仅此而已。

    艺术看作修行,不断学习校对不断突破自己,这才是“学我者生”。

 

------

    纳博科夫以前说,读书是要用脊椎读的,为什么不是眼睛、大脑?音乐难道是耳朵听的?脊椎是听什么的?

    待续。

----

这只是入门,然后是一时一地一叶的情致味道呼吸凝练为周边时空花叶的大情致大味道大呼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