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系统与精英集团(略论)
(2011-12-15 12:22:53)
标签:
修行系统 |
分类: 閒 |
我以为一流的史家都是以显现勾勒隐脉,司马迁如是,陈寅恪如是,天人之际其实说的是隐脉。和经络一样,本具,不在历史之外。一国如一身,以显现的集团为十二正经,勾勒出奇经八脉。如帝王集团、门阀家族集团、关中本位家族联盟集团,而我发现任何家族式精英集团最后都无法避免资本化(资本不是近代西方的产物),进而分裂化。因此,帝王集团或门阀集团统治的国家往往是分裂的。为何?资本天然倾向于分裂,天然倾向于抵制行政统一的垄断,如此行政才依附于资本,而非相反。看看当前的西方世界,中国的春秋战国。
秦汉之际,中华格局大变,即大一统,也是现在中国资本行政配置的根源。对照古希腊古罗马,现在的西方。行政配置高于资本配置是需要条件的。
秦的一统根基在商君佐孝公之策,我以为根本在两点,一为去资本即抑商(表现为重农重军功等),二为立一超越帝王贵族家族式集团的高一级集团网,即依郡县制而成立的士族集团(文官系统)。这两点其实是一点,就是帝王集团贵族集团让渡部分权力给士族集团(泛家族集团、超家族集团,即精英集团)以压制资本,士族集团出身各异,超越任一单一家族之网,天然倾向于压制资本,这是必然的。
因此,我总结为,秦汉之变,核心在开启了士族集团统治国家的历史。后面虽有波折,如贵族集团和资本集团的破坏,但已无法消灭,士族集团已如人之十二正经。秦之败亡我以为在秦皇事必躬亲乾坤独断,士族集团没有起用。秦以后二千年,凡士族集团稳定则国家稳定统一,凡帝王集团或贵族集团压制士族集团则国家分裂。
陈寅恪谈宇文泰关中本位制,关键在“使之在物质上处同一利害之环境,精神上具同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以文化之熏习”,即是我说的修行系统。
因此我前面说历史是修行系统的显现。用修行系统来观照士族集团,继而观照历史,我发现历史的隐脉,而民族间、国家间的对抗从根本上来看,是修行系统的对抗。
士族集团的修行系统,在汉为汉儒,官方独尊,因此稳定;汉之后修行系统多元、分裂、竞争,融合,乱世按我的修行系统理论来看是一次突破升级。在唐,佛道争鸣,初期依托关中本位之强盛尚能包容,显现为诗,诗其实是当时的修行系统,自高宗武后之后,贵族集团和士族集团、明经进士以及党争背后是修行系统的冲突,最后崩盘;唐之后分裂,修行系统发展升级,最高为禅宗。宋明理学不过禅宗的简略版,供文官系统修行。
修行系统自身要求不断升级,突破失败就是崩盘,然后积蓄再继续。
清末民初,西方世界以资本为修行系统,而中华禅宗修行系统升级失败,于是崩盘。
此时,东方日本禅宗对抗西方资本失败,东亚模式败亡。
蒋之儒学无法对抗资本修行,崩盘至今,回到秦汉之际,所谓儒修(所以这些年快速公务员化)。我不看好。
一则,资本全球化,一国之士族集团已不能抗衡压制资本。放开,行政依附资本,如台湾;不开放,行政压制资本转而成为坏的国家资本。
二则,资本优化配置,以人心逐利驱动向善,儒治与日式禅宗以克己复礼,压制人心以向善,在资本全球化的人心洗脑中,已不能抗衡矣。
后五百年,汉土佛法兴。为何?前提国家不分裂,之后修行系统将先为佛道之争,后入禅宗,后若能大突破,我谓之大禅宗。
唯有大禅宗,方能超越资本而用资本之缘起,行政之放开方可无碍,不沦为资本大国之奴。大禅宗之兴在禅宗和资本之对抗吸收吞噬突破。
文明,归根结底在生命的层层突破,突破重重缘起。
历史亦当如是观。
-------
后面继续完善、修改、补充,年表、人物、制度、集团。
如五帝以及三代,修行系统我以为是“易”,中华文明之源。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中黄子,受九品之方,过空桐,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
---------
很多网友非常想了解“修行系统”究竟是什么,其实很多散落在一篇篇博文的评论里,后面我会作一个整理。各位可以先参考《閒》目录里的文章,比如《论精英的修行》、《难道指望2012代》等。
但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建立一个道次第、一个大致的轮廓,更多的工作需要后面逐步展开。但这些恐怕只是介于外义内义之间,再后面是要实修的,这个在我现在能力之外。
所以我现在能做的还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绝非去指导教育些什么,影响改变非我本义),这个过程会去观照一些领域,与各位朋友讨论一些立足点,如果各位能同时作了一些排毒疏通清理,比如破一些概念让自己生活得更自在舒展些,那就更好了。
-----------
嗯,这是我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还有自校对),以前好像没人提出过,需要一个细致地与现有的佛家道次第系统、文化思想系统等区别出来。前面我有几个散落的描述刻画了修行系统的几个侧面:1)缠师引出的定义,凡追求“突破生命公理系统”的一切“生命实践”,这个比较广义;2)陈寅恪先生引出的定义,
轮廓大约这样。
可能我的名相“修行系统”给大家感觉是一个系统论,不是的,恰恰相反,修行系统是打破一切公理系统的生命实践,同时也建立了一些系统,这是缘起性空的道理,重重突破重重建立。自校对,本身不是一个法去校对其他法,X去校对ABCD,它总是自突破的,性空X的,有点像“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