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得残骸燃余生

(2011-06-09 20:54:31)
标签:

“小周天”

杂谈

分类:
“小周天”应用之一  
    中国文化讲究神韵,要合其神。西式合形只是皮毛,好比练肌肉,最多一个低级别循环(支脉)。而中国的写意,那是要从体表到内腑,要易筋洗髓,那至少要小周天级别(正脉)循环不断,要吞吐无数形法无数养料,才能熬出来,最后笔笔都圈出閒隙而通神。閒隙而非留白或者纸上可见不可见的空间,亦非动静轻重干湿等势相冲。神是大音希声,不是手动不是心动,若以为笔笔落在心上还不是神。

此閒隙是相冲之极而生,是自身一次突破后的产物,是一具残骸。所以我前面文章说作品如沉香,要点燃。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荷,残骸也。雨声,余生也。听,燃也。留得残骸燃余生。故此种心量境界对人要求之高,煎熬之长久不是按年来说的,一般以半生记。 

------------------

过去未来于当下相燃。此鱼水相吹之乐味,若只有悲哀则偏颇矣。残骸,是作品亦是自身。石头将李义山的“枯荷”改为“残荷”,味道正了。练习题:燃徐文长《墨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http://www.wenhuacn.com/meishu/minghua/02mingqing/xuwei01s.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