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

(2011-01-01 12:1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0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其重要性未来应会继续以各种面目呈现,或许会是我此生最重要的一年。三月考博的意外失利后,直接跌破三年来逐波下降的震荡区间,缺乏变数而昏暗的梅雨季节却没有水。整个七月我在游泳,突然会换气突然能连续蛙泳二小时浑身发热不停歇。八月,太极。十月,佛法。太极如江河湖泊,佛法如海。

    人生的变化之道,我以为总在某一个时刻,个人的见解会和世俗见解发生严重的背离,我们觉得自己在向上,世俗眼中却是下跌。这说明我们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真正的突破便在此时!我希望,父母希望,世俗希望,三条线索皆是虚妄。如多数海归出去前奔着所谓的光明,回国后又奔着所谓的光明,看不破这种光明只是人造的。我以为不如主动去黑暗处待会,世俗眼中的下跌或许才是我们真的改善提升自己的机会,当然前提是要有学习之心,不然等待所谓的一扇门关上打开另一扇门的贵人上帝那是缘木求鱼。

我突破了一个重要的瓶颈,好像突然会换气了,应该说我们本来就能换气本来就能呼吸。艾略特的荒原我一直觉得是各处呼吸的一次共振。我呼吸,好像可以呼吸到中国的过去,不是回忆,而是本来就能唤起,好像可以呼吸到西方,不是理解,而是好像坐在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身旁。不是说我已经做到了,而是我开始有感觉了。之所以能感觉,仅仅是因为他们也把手搭在这条脉络上,不分时空。可以感觉到一种更深远的呼吸,一种生机。我发现中西古今各派哲学艺术都源自这种生机,大师们用各种名言作品理论来引入解说它,中国的阴阳五行、藏气、神韵、意象,易的变化之道,唯识唯相的前提都是这样的生机,西方的领悟则相对晚很多,到尼采海德格尔则开始彰显,存在不过这种生机的别名,此在有所领悟的就是生机。当然对生机的领悟境界有大小,中国艺术很早就到达了这种境界,毕加索之流止步于前。佛法对生机有更深的见解,如来藏思想中这种生机叫做如来法身功德。

于剥离之外,念念之间,刹那间隙之空,生机方得以显现。这也是博客名“閒之”的由来。上月的某天下午走在小区外公园,我思考着“剥离”(我造的一个概念,从太极和佛法的学习中得来,指能将人心破碎剥离出来同化吸附的任意层面(只是一片片虚幻的玻璃),各种概念系统、各门学科、各种碾碎人心后吸取的工具理论问题、各种让人知行破碎去依附外在的问题而非反之的环境等等皆是剥离,例如货币,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剥离,例如现在的白话文普通话汉语也是这样的剥离,话说回来现在语言界的汉语语法化不过是五四以来东邪西毒杂交的怪胎白话文的一次自我塑形),突然开始漫步,突然我明白了漫步出神艺术的真义,只在于空闲!陶渊明的悠然,毕加索的脚心向天吃西瓜,海德格尔对鞋的阐释和后期的诗歌转向,中国诗词、音乐,我发现我找到了一个比东方时间性西方空间几何性更强的见解。礼乐,是孔子分别中入无分别的不二法门。礼是分别,对各种剥离层的安排(业力的呈现无法避免,人之无知局限故执于各类剥离),乐是剥离之无分别的间隙,接引空闲。诗歌,只是词语的礼和乐,有剥离(方能破剥离去概念),必须有空隙,必须接引空闲,绘画亦如是。西方艺术比中国艺术差就差在它没有空隙,好像油画填满了画布,空间几何全部是实在的点构成,事实上只有一个剥离层,就是海德格尔的技术世界(世界图像化),他们不懂空隙的真义(非空非非空),而中国的时间性文明(特别是禅宗的融入)则充满了漩涡,因为有空隙艺术作品才有生命才能呼吸!不懂这点,在我看来艺术根本没有入门。空闲的真义,是在所有剥离之外,是人回返完整的途径!以这个角度2011年我希望能重新解读中西哲学和艺术,好像听劲,重新听听哪些作品是好,很多这个时代说好的说伟大的其实未必有多好,虽说这种审美鉴赏只是小道,希望能尝试研读应用吧。

我发现民族生机的丧失、文化的衰弱都是从填满人内心的空隙开始的……一个人的枯老总是从空隙的不畅堵塞开始的,病总是经络不畅引发的。所以要害一个人只要填满他,不管用什么,饭、知识、性、钱、工作、权力、仇恨、爱情,在每日平常的作息里填满他的时间,这样的平常化是谋杀,这样的平常绝不是什么平常心,什么中庸,而是制造行尸走肉!阉割身体阉割思想文化是通过填满空隙实现的,通过加法而非人们以为的减法。割掉一个零件,是变成两个零件。用东邪西毒注满人的身心,填充固化自然脆弱然后零件化破碎化粉末化,最后被货币这个剥离吸附,直至水分被榨干脱落为充满怨气的粉尘,融入剩下人的呼吸。五四以来的白话文之毒之堵至今终于在体表浑身起泡,“给力”、“神马”不过是这样的毒气泡。 

过去我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疾病是种太监文化,太监们知道自己不能完整不能做圣人放弃了精神,没有子孙不怕透支未来,要钱、要权、要富爸爸不要穷爸爸、各种娱乐节目不过是种太监内心扭曲的呈现,说穿了就是种偷窥或现场淫乱!这两天的钱云会案,就是最好的太监文化,指鹿为马。不论是太监也罢,没有精神信仰也罢,在根上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人的内心没有空隙不能呼吸!

如郎咸平、时寒冰、叶檀等人所说的藏富于民,那为何藏富于民,民本,更好的生活,幸福快乐。富裕了就可以相对自由,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尊严,更多的消费!拉动经济。这个逻辑当然比现在的方案更合理,但在我看来依旧没有落在根上!为何更多自由、消费会有更好的生活?消费更富裕地奢侈消费只是剥离,那还是剥离,自由空闲如果填满了麻将游戏消费旅游那还是剥离。为何高端消费最后消费的是精神?是大师的作品?那就是买一个被大师接引的可能机会,一张通往空隙的门票,仅此而已。

空闲,不等于“”!真正的閒人难得!好像红楼里的“妙”人,海德格尔的“诗”人。

真正的閒人才是世间不可取代的中枢。如庄子的“无用之用”,老子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閒本是忙。我以为不论在朝堂在江湖,这些人是一代代的路标和传承,如星辰维持着人之为人的向度,是生机在人世间的接引。

2010的末梢,我说人需要适度的迷信。正是对迷信的破灭让精神失去了水分,很难想象如果人还有一点因果报应的“迷信”会做出三聚氰胺这类如此没有边界没有人性的事情。

2011,从msn转到新浪,取名閒之,閒己閒人,继续学习修行。

 

                                                                                           2011-1-1 午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破万法
后一篇:2011011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