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精神而放弃永恒"

(2010-03-06 01:23:13)
标签:

杂谈

分类: 非閒:MSN搬家
    胡塞尔在一封信中这样说道。
    浙大计算机的出身虽然不是北大清华,但无疑已具备了某种时代精神。真正研究过理工科的同学应该发现,其他学科的问题仅仅是以一定复杂度表达和建模的问题,计算机不寻求解释现象,只给出结论给其他学科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种精神是游刃有余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映射为计算问题(可计算的数理逻辑问题),剩下的仅仅是寻找算法去求解(google paper)。于是计算机天然有种自信,俯视其他学科,在通过分层表达排除了物理层、哲学层之后,我们无比强大独领风骚,技术理性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一种时代的病毒程序与精神。程序的精神在于:绝对的控制!比数学的绝对的精确更加强大!
    于是,当我说读语言学博士(学位为文科博士)后,在浙大计算机在读博士的同事忽然哑声,听到后叹息不已。含金量不同的(计算机博士学位全国第二,语言不知第几),学院不会同意(学校不会报销),以后申报项目人文的没钱(评职称也有障碍)。我提到周昌乐,她说周昌乐也是读的理工科博士。我看了下他的简历,确实,人们只会看到他的最高学历,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他本科大连工学院,硕士西安交大软件工程。人们每一步走在上一个台阶,而我却在后退,曾经因为没考上北大中文而掉落在浙大计算机,在国外不知多少夜的思考后为了所谓的“自在”回国后,看到别人当官的当官,赚钱的赚钱,自己不得意在三流院校没落的计算机系混日子还念念不忘过去,后退到高考不愿去的中文系去了。我思考了很多,“依其本性,进步看上去总比实际上更为伟大”维特根斯坦引用在哲学研究的封页上,我错估了时代的精神比我自身的进步更为伟大。我并非想逆时代精神,仅仅是想自己走几步,在波澜不惊的小城市,却也已如此艰难。
    我也许可以考虑得更周详,行动得更果断,可以选择读计算机的博士,然后跟着周昌乐或是与其他语言教授们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这样兼顾了现实和理想,职称项目钱都清晰可见,我将在小城市波澜不惊的生活,悉心照料花草一样照料自己的兴趣,附庸风雅,独孤求败。
    回国3年在一个较为安全熟悉的环境中,我学习到了社会上应该基本学习的知识套路人情世故,我可以如程序一般控制无意义进行热情友好的交流沟通,尽管一切只是时间中的自指如喁喁独白,作茧自缚便是如此这般。追寻的“自在”在时代的精神中显得漫无目的,多么像本科鲍曼的书里描绘的,旅行者。又显得那么缺乏责任!“我不效劳”,我无从忏悔什么,因为世上的一切都于我不相关。而我又必须忏悔什么,因为这样的生活应该在寺庙中度过的生活,仅仅是一段时代精神的偏音,因为按其本性,自在应该是世间公认的美丽,而偏音是驳杂的。
    逻辑化的声音,公认的美丽,众生倾倒为之朝拜。诗人的醉心应是投河的雨水,波澜不惊,窗外的雨与今夜不相关,黑夜与白天相对,属性中没有雨。只是一段不相干的驳杂。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用程序给您模拟这场真实的雨。食者不再需要知晓稷下。这是时代的精神,我不该去沾湿自己的新鞋,在屋内我们是安全的自在的。史记是书香的。
    当词语消失于回忆,不饱满的消失于流汁,我们都只是输液着的病人,资源只是一张病床。
    躺着打字,游刃有余的自在,雨已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