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式和服介绍和 穿法打结方法

(2015-04-14 23:38:35)
标签:

杂谈

先写个和服穿法   过些天写汉服穿法和介绍。

女式振袖和服各部分介绍

女式和服穿法:

关于打结 在身前还是身后的问题

     和服腰带的打结,起初也跟全球所有男性皮带一样,结在正面,打结也很小。不过腰带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引人注目,只好越打越大,最后大到看不到脚趾,走起路来像挺个啤酒肚子。又因这样一来行动反而不方便,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女人乾脆来个史无前例的服饰造反,将腰带的打结搬到背后。

  

女式和服打结方法(和服打结有200多种)

电视剧中常见的背后包包那个是太鼓结 已婚妇女打的, 这里介绍文库结:

女式和服穿法--带扬的打结

男式和服穿法 请见之前日志 http://hi.baidu.com/tinaren2008/blog/item/ab5d91d85259a73c33fa1cac.html

1 简介

和服(わふく,wafuku) ,该词起源于明治维新日本国门打开后,本称吴服,是因为它是在中国东吴江浙一带的汉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后因日本人是和族所以也叫和服。

日本古代曾长期使用附袖贯头衣,称"小袖",是结合南方"身顷"、北方"筒袖"所创制,袖裉下有"身八口"(通风口)。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袍传入日本并产生影响,"小袖"不断吸收吴服(中国三国时期吴国服装、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服装)、唐衣(中国唐代服装)和中国明代服装特点,在室町时期(1338~1573)发展成摆长过膝、袖口宽大的"长丈小袖",确定了和服的基本形式。

2 女性和服种类:

1.

留袖和服: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以黑色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的,叫"黑留袖",为已婚妇女使用;在其他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第一张 图片为黑留袖

  

2.

振袖和服:又称长袖礼服,是小姐们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又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主要用于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也越来越多。  

3.访问和服:是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它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访问和服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

小纹和服: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纹。因为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所以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在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常常可以看到。小纹和服也是年青女性用于半正式晚会的礼服。  

5.丧服:连腰带在内全部为黑色,丧礼时穿。

6.

婚服:结婚时穿的礼服。
  

  

7.浴衣:沐浴之前所穿。

  8.男式和服: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9.素色和服: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

  10."付下"和服: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11.

十二单:乃是古代妇女进宫或节会时所穿的盛装礼服。分为唐衣、单衣、表著等,共十二层

  

以下是和服的细分种类

  振袖 留袖 访问着 付け下げ 小纹(こもん) 色无地 ?(つむぎ) ウ?ル着物 アンサンブル着物 浴衣(ゆかた) 羽织(はおり) 道行コ?ト(みちゆきこ?と) 被布(ひふ) ?(はかま) 打挂(うちかけ) 直垂(ひたたれ) 大纹(だいもん) 素袄(すおう) ?(かみしも) 平安装束 束?(そくたい) 直衣(のうし) 狩衣(かりぎぬ) 十二?(じゅうにひとえ) ?(うちき) 细长(ほそなが) 割烹着(かっぽうぎ) もんぺ 甚平(じんべい) 作务衣(さむえ) 丹前(たんぜん)

  附带品

  和伞 头巾 ショ?ル 襦袢 ステテコ 半衿 ? 丸? 袋? 名古屋? 半幅? 角? 兵??(へこおび) ?扬げ ?板(おびいた) ?缔め ?留 根付 簪(かんざし) 栉(くし) 羽织ひも 扇子 ハンドバッグ 雪?(せった) 下? 草履 足袋 手甲 脚绊(きゃはん) ?(ふんどし) 汤文字(ゆもじ) ?纸(たとうがみ) ?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