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兴趣活动记录
(2013-07-06 08:30:09)活动内容:国画的印象
活动时间:2012年9月5日周三
活动目标
2、认识宣纸、墨汁、颜料、毛笔以及毛笔的握姿。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1、
(激发他们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
(1)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学生比较。(尝试用各种方法比较:触觉,视觉)
(2)指导国画的需要的特殊颜料—墨汁。
(3)绘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重点指导毛笔的握姿。
学生人手一支毛笔,教师讲授毛笔的握姿并演示。学生跟着教师做。教师并去下面逐一指导。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大胆使用毛笔,使学生敢画敢涂。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中间及时纠正握笔姿势有错误的学生。
三、学生自己涂鸦。
知道拿笔用墨的方式,跟着老师画线条。自由画线条。
四、学生相互欣赏涂鸦线条作品。
活动反思、建议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重点学习兰花叶子的画法。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1、
师:上次的兴趣课上我们都用毛笔自由画过线条了,今天的兰花主要构成部分就是运用昨天画的线条而组成的。想学吗?
2、
让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的引导。补充。如:教师边画边引导,第一张叶子是长的,往右生长;第二张叶子是短的,往左生长;第三张叶子也是短的还和第二张叶子是交叉的;第四张叶子是张中间的。并叫学生拿着 毛笔跟老师比划。
(我觉得事先只能规定硬性规定学生怎样画怎样画,因为是初步的临摹阶段,这样学生才知道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到最后熟悉了才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构图)
二、绘画。
1、教师先引领学生画一幅兰花。学习兰花的表现方法。
步骤:先用毛笔蘸墨汁,中锋用笔,画第一张叶子,(比较长)。扬长而去。由粗到细由深到浅。画第二张叶子,相对比较短;画第三张叶子根部与第二张叶子要交叉;第四张叶子画中间也比较短,这样的构图比较美观。(先画叶子。因为叶子比较难画。)
教师注意观看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
3、
4、
三、
1、讲评学生本次活动的表现情况。指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多鼓励。
活动反思、建议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说出笔法(顺序及中锋的行笔方式)。
二、
1、
先画茶口,茶口像眉毛,一条向下,一条向上,及注意的是眉毛画得不能太弯,否则杯子像倾斜着。接着画茶杯的身体,两条向下竖的线要直。然后再画一条向上的眉毛。画好后可以用一些直线条(注明直线,因为学生握笔运用毛笔的能力不是很强,所如果画曲线什么的容易造成一团一团的墨汁。)及圆点来装饰。
2、学生说画法,教师再次演示。
3、学生握毛笔在桌子上画。能有把握的发给他们宣纸做画。
三、学生绘画。
1、鼓励学生画不同大小的茶杯。如果发现画面太空,可以适当的多画几个。要开始注意起画的布局。
2、教师逐一指导。
3、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建议
学生差不多能掌握中锋用笔的方式,形式不错。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
3、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茶杯的绘画方式,今天我们要画鱼。这个鱼的画法没有特别难的地方,只是多了画眼睛这个新的绘画方式,其余的画笔画法都是我们之前3节课上学习过的。所以这节课呢也是考考大家之前的东西学的好不好。
请你们看老师:教师绘画鱼的身体边问学生这个与什么绘画方式比较像?(鱼的身体是茶杯口子的画法---画眉毛。)
看鱼的鳞片也是?(眉毛的画法。就是眼睛得画圆圈,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下画圆圈的方式。)
二、
1、
三、
1、教师用毛笔示范一副画。
2、
3、
4、
5、 学生完成整幅画。
6、
四、
1、展示作品,学生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建议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掌握鱼、草、泡泡的布局。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的绘画方式,但是上节课我们就注重鱼的外形,没有注重鱼的深浅浓淡。所以今天我们要在掌握鱼的画法后学会注重鱼的深浅浓淡。
二、
1、请学生说鱼的绘画方式,教师绘画。
三、讲解鱼的浓淡注意点。
1、鱼的头比较深,因为是鱼头带动整个身体。所以侧重在前面。身体跟鱼鳍就比较淡,因为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感觉很轻盈,所以身体跟鱼鳍要画的相对淡点。
2、师提问:如果想要墨汁相对淡点,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完成?
幼一般应该都能回答,因为第一节课我们都讲过。老师课上也经常提起过。
3、教师绘画学生观看。
4、检查学生握笔姿势。
5、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建议
只要画考虑了浓淡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画面就比较脏。以后放宽的给他们自由调试,我想估计更惨。不过我觉得国画就是不要太拘谨,不要为了目标而刻意的机械式。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自己摸索的过程。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学会布局。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学习圆的画法。然后添花成枇杷。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说出笔法和墨法。
三、
老师这里有幅枇杷图给小朋友们看看(学生欣赏)。欣赏了这么多的枇杷,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师:这些枇杷真是千姿百态,让我们大开眼界。所以今天我们小朋友们也要画出这么可爱的枇杷哦。
四、师幼探究画法。
1、学生看老师再次作画,重点学习枇杷身体的画法,强调用2笔就能勾勒出枇杷的身体。从左往右画。一笔勾勒个半圆,另一笔勾勒半圆,加起来就是枇杷的身体。反复讲述。学生空手模仿老师的动作,行笔。
2、学生尝试画枇杷。
3、教师完整示范。
4、出示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5、展示学生的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建议
活动目标
2、学会作画的布局。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师:今天啊,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学习圆形的画法。不过今天我们不画枇杷了,而是画我们最爱吃的糖葫芦。糖葫芦我们小朋友们都吃过吧?是什么形状呢?所以今天的内容是不难的,都是上节课学习过的东西。
三、师示范。
师一步一步讲解作画步骤,画出分解图,展示在黑板上。师强调学生:
注意作画要一气呵成,不能描来描去。不能反复填充。串起的那跟棒子要画的笔直笔直。慢慢作画,不能操之过急。
四、学生作画。
学生跟着老师示范分解图作画,师一个个指导。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五、相互欣赏。学生比较哪里得更正。
活动反思、建议
活动目标
2、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肢体动作,大家看看老师要表示的是什么?”
2、师表演动作。
3、师:“你们知道柳树长什么样子吗?”
二、学画柳树。
1、教师出示柳树。
2、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棵柳树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3、学生相互交流。
4、教师示范柳树的画法。先中锋浓墨画枝干,淡墨中锋画树的纹理。淡墨绿画柳树的柳条,注意画的时候要注意柳条的柔软感。淡墨绿画叶子。
5、师:“我是怎么画柳树的?”
6、请个别学生说下。
三、想象春天的美景。
1、师:“春天来了,还有别的发生了变化?”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相应的示范画。
四、学生作画,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水分的控制
五、展示交流。
活动反思、建议
可是因为条件问题,柳树叶子的颜色也可以再鲜艳一点,突显出春天的感觉。整个活动中,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很多,我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才会做的更好。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2、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原理。
3、掌握作画的布局。
活动准备
重点
难点
活动过程
师请学生去学生园背后的池塘观看睡莲的模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睡莲,萌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渴望。所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睡莲的绘画方式。”
二、欣赏睡莲。
1、供睡莲的图给学生欣赏。
2、请学生说睡莲的组成部分。
三、学画睡莲。
师:睡莲由2部分组成,叶子、花。其实这两部分都比较简单,只要小朋友们认真看好,就会知道其实这两种绘画方式我们都接触过。
1、师示范画荷叶。
让学生开始自由探索。发现老师是怎么画荷叶的,请学生说一说。会的学生老师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生学习的兴致。
2、师示范画荷花。
让学生开始自由探索。发现老师是怎么画荷花的,请学生说一说。会的学生老师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生学习的兴致。
四、睡莲争艳图。
师:一株睡莲太单调太冷清了,所以我们要帮它找些伴。注意怎么画他们的伴呢?如果你要画的近一点的画,一定要把它画的比你刚画的要大一点。如果你要画的远一点,就一定要比你刚画的要小。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近大远小。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可以画很多的睡莲来陪伴它,这样整幅画看起来就比较漂亮。
3、幼空手绘画,大致了解绘画的步骤。
四、学生作画。
1、学生蘸墨作画,师从旁指导。
2、发现好的绘画图展示给其余学生看,激励别的学生更好的作画。
五、学生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反思、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