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画兴趣活动记录

(2013-07-06 08:30:09)

活动内容:国画的印象

活动时间:201295日周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国画。

 

2、认识宣纸、墨汁、颜料、毛笔以及毛笔的握姿。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国画欣赏图,以及一些国画用具(毛笔,宣纸,墨汁,颜料)介绍。

 

重点

 毛笔的握姿。

 

难点

 毛笔的握姿。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水墨画,认识绘画工具。

 

1  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

 

(激发他们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  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学生了解。

 

1)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学生比较。(尝试用各种方法比较:触觉,视觉)

 

2)指导国画的需要的特殊颜料墨汁。

 

3)绘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重点指导毛笔的握姿。

 

学生人手一支毛笔,教师讲授毛笔的握姿并演示。学生跟着教师做。教师并去下面逐一指导。

 

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大胆使用毛笔,使学生敢画敢涂。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中间及时纠正握笔姿势有错误的学生。

 

三、学生自己涂鸦。

 

知道拿笔用墨的方式,跟着老师画线条。自由画线条。

 

四、学生相互欣赏涂鸦线条作品。

 

活动反思、建议

  这是国画的第一节课,我发现国画并不好上。我觉得像这种传授技能的课一定要多练,让他们慢慢熟悉毛笔的握姿,慢慢能运用到跟用铅笔一样得娴熟。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毛笔的握姿,我发现只能一对一的个别指导才能有所成效,而且学生不敢很自由的在那里涂鸦,显得很拘谨,所进度很慢。因为学生的手的灵活性还欠缺,握笔的姿势很僵硬,所以要多练。

 

活动内容

 兰花的画法

 活动时间

 2012912周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兰花的形状特征,学习兰花的画法。

 

2、重点学习兰花叶子的画法。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兰花范画图若干、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学习兰花的画法。

 

难点

 兰花叶子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引导

 

1  先问学生见过兰花吗?进而出示兰花的范画。

 

师:上次的兴趣课上我们都用毛笔自由画过线条了,今天的兰花主要构成部分就是运用昨天画的线条而组成的。想学吗?

 

2  引导学生了解兰花的形状特征。兰花有几张叶子?(我画的范画都是有四张叶子)得到它们的共同特点。

 

让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的引导。补充。如:教师边画边引导,第一张叶子是长的,往右生长;第二张叶子是短的,往左生长;第三张叶子也是短的还和第二张叶子是交叉的;第四张叶子是张中间的。并叫学生拿着 毛笔跟老师比划。

 

(我觉得事先只能规定硬性规定学生怎样画怎样画,因为是初步的临摹阶段,这样学生才知道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到最后熟悉了才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构图)

 

二、绘画。

 

1、教师先引领学生画一幅兰花。学习兰花的表现方法。

 

步骤:先用毛笔蘸墨汁,中锋用笔,画第一张叶子,(比较长)。扬长而去。由粗到细由深到浅。画第二张叶子,相对比较短;画第三张叶子根部与第二张叶子要交叉;第四张叶子画中间也比较短,这样的构图比较美观。(先画叶子。因为叶子比较难画。)

 

教师注意观看学生的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引导。

 

3  要求学生自己画一幅。兰花的造型最好是老师教的,也可以自己设计兰花的造型。教师在旁边观察他们的表现情况。对能力低的孩子引导,协助。多鼓励他们的表现。

 

4  添花花。教师指导,学生临摹。花的画法比较简单,学生应该马上就能掌握。

 

三、  简评

1、讲评学生本次活动的表现情况。指出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多鼓励。

 

活动反思、建议

     花了大量的时间纠正学生的握姿。总的来说教学目标能完成。但是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兰花的叶子笔画不能掌握,他们不能扬长而去。导致他们画的叶子粗细是一样的。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又花了大量的时间叫学生练习扬长而去的感觉。让我们知道了国画一定要多练习。慢慢地会熟悉的。

 

活动内容

 茶杯的画法

 活动时间

 2012919

 

活动目标

 1  使学生懂得一些茶杯的知识,学习绘画出茶杯。

 

2  能大胆得用横线和点子装饰茶杯。

 

活动准备

 茶杯示范画。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国画表现茶杯的样子。

 

难点

 画面的布局,茶杯的大小,及绘画茶杯的口注意点。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说出笔法(顺序及中锋的行笔方式)。

 

二、  绘画。

 

1  教师首先用粉笔再次示范画茶杯的顺序:

 

先画茶口,茶口像眉毛,一条向下,一条向上,及注意的是眉毛画得不能太弯,否则杯子像倾斜着。接着画茶杯的身体,两条向下竖的线要直。然后再画一条向上的眉毛。画好后可以用一些直线条(注明直线,因为学生握笔运用毛笔的能力不是很强,所如果画曲线什么的容易造成一团一团的墨汁。)及圆点来装饰。

 

2、学生说画法,教师再次演示。

 

3、学生握毛笔在桌子上画。能有把握的发给他们宣纸做画。

 

三、学生绘画。

 

1、鼓励学生画不同大小的茶杯。如果发现画面太空,可以适当的多画几个。要开始注意起画的布局。

 

2、教师逐一指导。

 

3、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建议

    茶杯的画法比较简单,所以学生一般都能很好的完成,只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握笔的姿势而导致画的竖线比较粗。因为教师要逐一指导,导致一些学生在等待。

 

学生差不多能掌握中锋用笔的方式,形式不错。

活动内容

 小鱼游啊游(一)

 活动时间

 2012926

 

活动目标

 1  学会绘画鱼及呼吸的泡泡。

 

2  能用学过的兰花的叶子当做水草一样装点画面。

 

3  让学生学会在作画时要顾及画面的布局。

 

活动准备

 小鱼在水草间嬉戏的示范画。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能绘画鱼。

 

难点

 作画时顾及画面的布局。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引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茶杯的绘画方式,今天我们要画鱼。这个鱼的画法没有特别难的地方,只是多了画眼睛这个新的绘画方式,其余的画笔画法都是我们之前3节课上学习过的。所以这节课呢也是考考大家之前的东西学的好不好。

 

请你们看老师:教师绘画鱼的身体边问学生这个与什么绘画方式比较像?(鱼的身体是茶杯口子的画法---画眉毛。)

 

看鱼的鳞片也是?(眉毛的画法。就是眼睛得画圆圈,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习下画圆圈的方式。)

 

二、  教师绘画。

 

1  教师首先用粉笔示范鱼的画法,然后再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作画。提示绘画的要求,鱼的身体得画的大一些这样画里面的鳞片才容易些。等画好后,提示说:一条鱼画在画面上比较单调,我们可以用之前学过的兰花的叶子当做水草来丰富我们的画面。接着复习兰花叶子的画法。

 

三、  学生绘画。

 

1、教师用毛笔示范一副画。

 

2  让学生空手绘画鱼的模样。

 

3  发绘画工具,让学生做握笔姿势。逐一检查握姿。

 

4  学生首先练习绘画泡泡。教师做提示:画泡泡时得一笔完成,圆再转弯向上的时候胳膊肘提起。这样画就能一笔完成一个圆圈即泡泡。

 

5 学生完成整幅画。

 

6  教师逐一指导。

 

四、  学生相互欣赏作品。

 

1、展示作品,学生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建议

 这节是综合的课程,是综合之前3节课的知识画法。汇集一张画上,这节课画的是一副画,并非一个单独的个体,所以要考虑到绘画作品的布局。怎样安排鱼的数目及泡泡、水草的布局。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审视的。但是这个要求是过高了点,有的学生只知道把整张纸都塞满。不过我觉得这节课的目标都达到了,因为很多学生能画2张画,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4节课学习的东西。握笔姿势该每次提示检查,因为好多学生仍习惯用握铅笔的姿势去握,所以绘画动作很快,但是这是没有用的。

 

活动内容

 小鱼游啊游(二)

 活动时间

 20121010

 

活动目标

 1  在掌握鱼的体形外注意鱼的远近、浓淡。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2、掌握鱼、草、泡泡的布局。

 

活动准备

 示范画一幅。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浓淡的掌握。

 

难点

 浓淡的掌握。

 

活动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的绘画方式,但是上节课我们就注重鱼的外形,没有注重鱼的深浅浓淡。所以今天我们要在掌握鱼的画法后学会注重鱼的深浅浓淡。

 

二、  复习鱼的画法。

 

1、请学生说鱼的绘画方式,教师绘画。

 

三、讲解鱼的浓淡注意点。

 

1、鱼的头比较深,因为是鱼头带动整个身体。所以侧重在前面。身体跟鱼鳍就比较淡,因为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感觉很轻盈,所以身体跟鱼鳍要画的相对淡点。

 

2、师提问:如果想要墨汁相对淡点,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完成?

 

幼一般应该都能回答,因为第一节课我们都讲过。老师课上也经常提起过。

 

3、教师绘画学生观看。

 

4、检查学生握笔姿势。

 

5、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作品展览。

 

 

 

活动反思、建议

 这节课比较难,因为国画浓淡是最难掌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法把握水的多少,所以这节课加水的多少及调试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因为学生比较多,要完成教学内容比较难,无法做到顾及到每个学生。所以我们比较机械式的完成下。一步一步的跟着老师的指示完成。不过国画这种都要日积月累的,多接触了就会好多了。

 

只要画考虑了浓淡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画面就比较脏。以后放宽的给他们自由调试,我想估计更惨。不过我觉得国画就是不要太拘谨,不要为了目标而刻意的机械式。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自己摸索的过程。

 

 

活动内容

 串串枇杷

 活动时间

 20121017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枇杷的画法,步骤。掌握圆形的画法。

 

2、学会布局。

 

3、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示范画一张、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学会画圆的步骤、画法、要点。

 

难点

 枇杷身体(圆形)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学习圆的画法。然后添花成枇杷。教师现场作画,让学生说出笔法和墨法。

 

三、  欣赏枇杷。

 

老师这里有幅枇杷图给小朋友们看看(学生欣赏)。欣赏了这么多的枇杷,小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师:这些枇杷真是千姿百态,让我们大开眼界。所以今天我们小朋友们也要画出这么可爱的枇杷哦。

 

四、师幼探究画法。

 

1、学生看老师再次作画,重点学习枇杷身体的画法,强调用2笔就能勾勒出枇杷的身体。从左往右画。一笔勾勒个半圆,另一笔勾勒半圆,加起来就是枇杷的身体。反复讲述。学生空手模仿老师的动作,行笔。

 

2、学生尝试画枇杷。

 

3、教师完整示范。

 

4、出示作品,分析比较画面的布局构图。

 

5、展示学生的作品,相互欣赏。

 

 

 

活动反思、建议

      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枇杷的作画,因为枇杷不像樱桃那么小。作画起来比较简单,只要把圆即枇杷的身体画好就几乎完成了,不讲究多小。因为反复练习了身体的画法,所以成效还是蛮不错的。只要加个柄和脐枇杷就完成了。

 

    学生乐此不疲,不单单画了一串枇杷。而是一串串枇杷挂在那里,远看真的像是一堆堆真的枇杷哦。

 

 

 活动内容

 串串糖葫芦

 活动时间

 20121024

 

活动目标

 1、巩固圆的画法。

 

2、学会作画的布局。

 

活动准备

 示范画一张。以及一些国画用具。

 

重点

 学会作画布局。

 

难点

 圆形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啊,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学习圆形的画法。不过今天我们不画枇杷了,而是画我们最爱吃的糖葫芦。糖葫芦我们小朋友们都吃过吧?是什么形状呢?所以今天的内容是不难的,都是上节课学习过的东西。

 

三、师示范。

 

师一步一步讲解作画步骤,画出分解图,展示在黑板上。师强调学生:

 

注意作画要一气呵成,不能描来描去。不能反复填充。串起的那跟棒子要画的笔直笔直。慢慢作画,不能操之过急。

 

四、学生作画。

 

学生跟着老师示范分解图作画,师一个个指导。发现错误及时更正。

 

五、相互欣赏。学生比较哪里得更正。

 

 

 

活动反思、建议

 

 

  这节课比较失败的。我们是这么认为的,一是我们老师的问题,状态比较差,没有很好的耐心去教。二是因为这串糖葫芦是比较难画,因为中间加了根棒子,所以学生很难把2半合成一个圆。导致很多糖葫芦都不是圆的。

 

    我们总结了下,应该是这串糖葫芦比较色彩单调,构图也比较简单,所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内容

 画春天(柳树加小草加小鸟)

 活动时间

 2012117

 

活动目标

 1、中锋表现出柳树的外型特征,并想象添画春天的背景。

 

2、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

 大羊毫、宣纸、墨、范画等

 

重点

 中锋表现出柳树的外型特征,并想象添画春天的背景。

 

难点

 中锋表现出柳树的外型特征。

 

活动过程

 一、肢体动作导入。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肢体动作,大家看看老师要表示的是什么?

 

2、师表演动作。

 

3、师:你们知道柳树长什么样子吗?

 

二、学画柳树。

 

1、教师出示柳树。

 

2、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棵柳树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3、学生相互交流。

 

4、教师示范柳树的画法。先中锋浓墨画枝干,淡墨中锋画树的纹理。淡墨绿画柳树的柳条,注意画的时候要注意柳条的柔软感。淡墨绿画叶子。

 

5、师:我是怎么画柳树的?

 

6、请个别学生说下。

 

三、想象春天的美景。

 

1、师:春天来了,还有别的发生了变化?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相应的示范画。

 

四、学生作画,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水分的控制

 

五、展示交流。

 

 

 

活动反思、建议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很高,而且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大多孩子都没有参照老师的范例,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柳树的样子。

 

可是因为条件问题,柳树叶子的颜色也可以再鲜艳一点,突显出春天的感觉。整个活动中,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很多,我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才会做的更好。

 

活动内容

 睡莲

 活动时间

 20121114

 

活动目标

 1、掌握睡莲基本画法。

 

2、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原理。

 

3、掌握作画的布局。

 

活动准备

 睡莲示范画一幅以及国画绘画用具。

 

重点

 掌握睡莲基本画法。

 

难点

 掌握近大远小的基本原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请学生去学生园背后的池塘观看睡莲的模样,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睡莲,萌发学生对美的欣赏和渴望。所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睡莲的绘画方式。

 

二、欣赏睡莲。

 

1、供睡莲的图给学生欣赏。

 

2、请学生说睡莲的组成部分。

 

三、学画睡莲。

 

师:睡莲由2部分组成,叶子、花。其实这两部分都比较简单,只要小朋友们认真看好,就会知道其实这两种绘画方式我们都接触过。

 

1、师示范画荷叶。

 

让学生开始自由探索。发现老师是怎么画荷叶的,请学生说一说。会的学生老师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生学习的兴致。

 

2、师示范画荷花。

 

让学生开始自由探索。发现老师是怎么画荷花的,请学生说一说。会的学生老师及时表扬,以帮助别组学生学习的兴致。

 

四、睡莲争艳图。

 

师:一株睡莲太单调太冷清了,所以我们要帮它找些伴。注意怎么画他们的伴呢?如果你要画的近一点的画,一定要把它画的比你刚画的要大一点。如果你要画的远一点,就一定要比你刚画的要小。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近大远小。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我们可以画很多的睡莲来陪伴它,这样整幅画看起来就比较漂亮。

 

3、幼空手绘画,大致了解绘画的步骤。

 

四、学生作画。

 

1、学生蘸墨作画,师从旁指导。

 

2、发现好的绘画图展示给其余学生看,激励别的学生更好的作画。

 

五、学生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活动反思、建议

     其实睡莲的画法就是结合兰花和鱼的画法,所以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大小上学生很难掌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