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洋

(2012-05-02 16:40:56)
标签:

杂谈

马来群岛英文Malay Archipelago[注 1]是一组散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上,位于东南亚大陆澳大利亚之间的群岛。该群岛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群岛上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东马来西亚)、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大部分地区)。[3]新几内亚岛有时不纳入马来群岛。[3][4]

马来群岛的水陆面积逾200万平方公里[1],将印度洋(南)和太平洋(北、东)分隔开,地形可分不同的两部分︰涵盖苏门答腊婆罗洲爪哇和部分新几内亚岛大陆棚;而西部巴里婆罗洲之间,东部的阿鲁(Aru)与新几内亚东部之间的岛屿则为新褶曲海底山脉

地区核心是巽他台地台地上面是浅海,台地亦称巽他陆棚(Sunda Shelf),巽他陆棚东南亚大陆延伸的稳定地块。邻近的莎湖陆棚(Sahul Shelf),新几内亚及其附属岛屿是这个陆棚的一部分,同样地也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延伸。在这核心周围,本地区的其馀部分则是陆棚外缘一系列连续褶皱运动逐步形成的,更强烈和广泛的造山幕发生于中生代时期。位于许多板块的会合处,故而地质运动颇为剧烈,火山活动相当的活跃,整个地区各处散布著二百多座火山,其中约七十座在印度尼西亚、过去一百五十年间曾喷发过。在四个主要冰期,当时海平面比现在低过一百(300呎),巽他与莎湖两陆棚露出海面,陆棚地面大河奔流,当时的动物古人类可藉陆桥穿越此处。当一万七千年前冰盖融解后,巽他陆棚一部分被淹没,山脉和较高的地方成了浅海浸入的岛屿半岛

马来群岛地处热带,赤道横穿整个群岛,群岛大部为热带雨林所覆盖。群岛的25,000个岛屿包括了许多较小的群岛。[13]其中最大的群岛如下:

六大岛屿包别是新几内亚苏门达腊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吕宋岛。 马来群岛地理上是世界上最多活火山的地区之一。构造抬升产生了高山,最高者有巴布亚查亚峰海拔4,884)和沙巴京那巴鲁山(海拔4,095.2米)。群岛地处赤道之上,属于热带气候



1)婆罗洲英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排在格陵兰新几内亚之后。面积为736,000平方公里,分别由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三国管辖。

地理

大陆岛,位于东南亚,处于岛屿东南亚的中心部分,赤道将婆罗洲大致均分。

四面环海

四面环海岸线长达1440公里

临近岛屿

河流

自古以来,婆罗洲岛内陆地区的交通主要靠河流运输,有些内部山区河运更是重要的对外交通方式。婆罗洲岛北部的河流可通航里程很少超过160公里,许多河运不通的内部山区仍与现代社会隔绝。

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以下为婆罗洲重要的河流。

中文 英文 马来文 长度(公里) 介绍
卡普阿斯河 Kapuas River Sungai Kapuas 1010 婆罗洲最长河流,在印尼西加里曼丹境内。
马哈坎河 Mahakam River Sungai Mahakam 715 婆罗洲第二长河流,于东加里曼丹境内。
巴利多河 Barito River Sungai Barito 650 婆罗洲第三长河流,于中加里曼丹境内。
拉让江 Rejang River Sungai Rejang 563 在沙捞越州,是马来西亚最长河流,但祇有下游150公里利于航运。
京那巴当岸河 Kinabatangan River Sungai Kinabatangan 483 马来西亚沙巴州最长河流。
峇南河 Baram River Sungai Baram 402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第二长河流。
鲁巴河 Lupar River Sungai Lupar 229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境内。
林梦河 Limbang River Sungai Limbang 196 位于沙捞越州,分隔文莱领土的林梦省境内。

山与山脉

马来西亚第一高峰在婆罗洲岛的东北端,沙巴州昆达山境内的京那巴鲁山海拔4095.2米。

婆罗洲岛上有几条山脉

从东北端的京那峇鲁山(神山)开始,往西南延伸出一组连接的各山脉,另一端在岛的西南端,西加里曼丹境内。整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穿过岛的中部。

  1. 京那峇鲁山(神山)开始
  2. 先是伊兰山脉(Iran)。
  3. 接着是马勒山脉(Muller):为西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线。
  4. 然后是斯赫瓦纳山脉(Schwaner):也是西、中加里曼丹二省的天然分界线,此山脉上有加里曼丹地区第一高峰Gunung Bukit Raya,高2278米,在中加里曼丹境内。

在马勒山脉与斯赫瓦纳山脉交接处附近,向西延伸出一条卡普阿斯胡卢山脉(Kapuas Hulu),是西加里曼丹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天然交界。

在婆罗洲东南部,南加里曼丹境内有一条Meratus山脉。



2)苏门答腊印尼语Sumatera)是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也是全球第六大岛屿。全岛面积达47万平方公里

廖内群岛Kepulauan Riau,简称Kepri),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位于苏门答腊以东,在马六甲海峡的东南入口,隔新加坡海峡新加坡相望。由宾丹(Bintan,面积1075平方公里)等数百小岛组成,总面积约3835平方公里,多山地,地面崎岖,岛外多珊瑚礁。主要港市为丹戎摈榔(Tandjungpinang),全群岛属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省
多峇湖印尼语Danau Toba英语Lake Toba),是一座位于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火山湖,此湖呈菱形,座标西北角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5/WMA_button2b.png/17px-WMA_button2b.png2.88°N 98.52°E,东南角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5/WMA_button2b.png/17px-WMA_button2b.png2.35°N 99.1°E),长100公里,宽30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1],最深处505米,海拔905米。


3)苏拉威西岛按面积是世界第十一大岛,总面积为174,600平方千米,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菲律宾南部,形状非常特别,类似一个大K字母,有四个半岛,岛中部是险峻的山区,因此四个半岛之间很少来往,从海路连接都比从陆路方便。


4)爪哇岛印尼语Jawa英语Java),位于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则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全岛面积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亿2400万 (2005年),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981人。


爪哇岛位于爪哇海南面,北面是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北面是苏门答腊岛,东面是峇里岛,东北面是苏拉威西岛,南面是圣诞岛(面积很小)。爪哇岛是全球第13大岛,盛产咖啡。

爪哇岛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112座,内活火山35座;最高峰塞梅鲁火山,海拔3676米;北部沿海为平原。

爪哇岛基本上是由火山运动形成的,至少38圆锥形山表明它们是或者曾经是活火山。

岛上最长的河流便是梭罗河,全长约540公里,在爪哇的东部与北部。




5)新几内亚香港新畿内亚)位于澳大利亚以北,世界上第二大岛屿。有时,本岛亦被称为“巴布亚”,但有时巴布亚亦单指本岛的一部份。此外,印尼语称呼本岛为“伊利安”。

全岛面积约800,000平方公里(309,000平方哩)。新几内亚行政上分为两部分︰西半部为印度尼西亚一省,称巴布亚(Irian Jaya)旧称伊里安巴拉〔Irian Barat〕);东半部是巴布亚纽几内亚的主要部分,巴布亚纽几内亚于1975年成为行议会制的独立国家长(自西北至东南)约2,400公里(1,500哩),最宽处(自北至南)约650公里(400哩)。
全岛略呈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约2400千米 ,中部最宽处640千米。面积约78.6万平方千米 ,连同沿海属岛在内共81.8万平方千米。全岛多山。
主要河流在北部有曼伯拉莫河塞皮克河拉穆河马克姆河,在南部有迪古尔河弗莱河。这些河流上游坡陡流急,挟带大量泥沙,在中下游两岸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平原

曼伯拉莫河亦称塔里凯克阿河(Tarikaikea)。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境内河流。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北部。由塔里塔图(Taritatu)和塔里库(Tariku)两河汇合而成,大致向西北流,在迪维尔(D'Urville)角附近注入太平洋。流经范雷斯(Van Rees)山脉时形成一系列峡谷和急流。连同上游的塔里塔图河,全长约805公里(500哩),是巴布亚最大水系。河口以上160公里(100哩)段可通航。
塞皮克河旧称凯瑟琳奥古斯塔河(Kaiserin Augusta River)。
  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部主要河流。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伊里安查亚接壤的中央山脉北坡,向东北蜿蜒曲折流经山区后注入俾斯麦海全长1,100公里,小船上溯可达480公里。最大支流为波特河。
  新几内亚岛最长河之一。源出中部高地的维克托•伊曼纽尔(Victor Emanuel)岭,流向西北,转向东,贯穿中部洼原,接纳伯瓦尼(Bewani)山脉、托里塞利(Torricelli)山脉和中部山脉的许多支流后,经三角洲注入俾斯麦海。全长约1,100公里(700哩)。下游流经由西米棕榈与聂帕(nipa)榈沼泽和潟湖组成的原野、巨大的绿色浮岛沿河而下。泥沙含量大,使河口以外32公里(20哩)的海水变色。河口约2公里(1哩)宽,无沙坝阻拦,以上660公里(300哩)长的河道通航吃水4公尺(13呎)的船只。沿岸无大居民区。下游人烟稀少。
拉穆河旧称奥特蒂利恩河(Ottilien)。
  巴布亚纽几内亚最长河流之一。源出东南部的克拉特凯(Kratke)山,西北流经中部洼原,在沼泽地带与主要支流索格拉姆(Sogeram)河相汇,注入俾斯麦海全长640公里(400哩)。该河常发洪水并改道。沿岸主要居民区是杜姆普(Dumpu)、邦迪(Bundi)和阿泰姆布尔(Atemble)。不通航。在源头与马克姆(Markham)河间的分水岭附近有一片较干燥的雨荫区草原。
马克姆河巴布亚纽几内亚东部河流。源出菲尼斯特雷(Finisterre)岭,汇合埃拉普(Erap)和瓦图特(Watut)两河,向东南流经中部洼原,在莱(Lae)城以南注入休恩(Huon)湾。全长180公里(110哩)。河水浅急,不通航。流域宽广,但人烟稀少。
迪古尔河
印度尼西亚河流。发源于新几内亚岛巴布亚中东部斯塔山脉(Sterren Mountains)。全长525公里(326哩)。先往南、後往西流,穿过大片雨季沼泽的低洼地区,注入阿拉弗拉(Arafura)海。河流可通航至主要村落塔纳默拉(Tanahmerah)。
  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雪山山脉以南的最大河流。源于查亚维查亚山脉的迪古尔山,流经平原,注入阿拉弗拉海,全长约800公里。曲折蜿蜒,下游河道宽达2公里,500吨轮船可上驶460公里抵打那美拉镇。流域内多沼泽,热带雨林密布。
弗莱河
弗莱河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几内亚岛南部的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地维克托伊曼尔(Victor Emanuel)岭的斯塔(Star)山南坡,先向南流,后转向东南,在珊瑚海巴布亚湾入海。流域地处南纬5°5′~8°15′,东经140°5′~143°6′之间,干流全长1040km,如以支流斯特里克兰(Strickland)河计算,河流全长1290km,流域面积6.1万km2,多年平均流量2270m3/s。主要支流斯特里克兰河,源自西部高地的中央岭以南,其主要支流有奥姆(Om)河、拉盖普(Lagaip)河和凯姆(Kaim)河、艾丽斯(Alice)河和帕尔马(Palmar)河等。支流凯姆河上建有墨累(Murray)水库。 弗莱河上游两岸雨林茂密,与帕尔马河汇合后河床变宽加深,从帕尔马河口到入海口长达869km的河道,可供吃水深2.5m以下的船只全年通航。下游落差仅50m,两岸是热带稀树草原和多湖泊的沼泽平原。弗莱河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间洪水泛滥,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64km宽的河口附近,形成许多沙丘岛屿,如基瓦伊(Kiwai)、瓦布达(Wabuda)、普鲁图(Purutu)等。 巴布亚新几内亚大河。位于巴布亚西部。发源于中央山脉南坡,东南流经巴布亚平原和红树林沼泽地后注入巴布亚湾。长约1,200公里,中游有80公里的河道,形成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伊里安查亚的边界。河口宽80公里,海潮可上溯160公里左右,通航里程860公里。主要支流有斯特里克兰河、泰迪河等。

6)吕宋岛塔加洛语Luzon)是菲律宾最大的岛,也是世界第15大岛,面积109,965平方公里。吕宋岛位于菲律宾北部,是首都马尼拉的所在地。吕宋岛在台湾南方,维萨亚斯群岛北方,中国南海东方,菲律宾海西方。《剑桥百科》介绍:“多海湾和近岸岛屿。西北部中科迪勒拉山的普洛格山[为最高点]。马德雷山在岛东北。岛上最大的湖称内湖…产谷物、甘蔗、木材、大麻铬铁矿。旅游业发达。”

棉兰老岛菲律宾语Mindanao菲律宾第二大,也是世界第19大岛

是菲律宾最南的岛屿,北与米沙鄢群岛相望,西与巴拉望岛苏禄群岛等相邻,南为加里曼丹岛;多崎岖的断层山和火山;阿波火山是全岛最高点。南北长471公里(293哩),东西宽521公里(324哩)。岛上多半岛,南有达沃莫罗(Moro)湾,北有伊利甘(Iligan)湾,将海岸噬成锯齿形。长长的半圆形的三宝颜半岛向西南延伸至苏禄群岛婆罗洲哥打巴托半岛和苏里高(Surigao)半岛分别向南和向北延伸。

全岛面积94,630平方公里,人口以信奉伊斯兰教摩洛人为主。主要城市有达沃市三宝颜等。

三宝颜半岛(Zamboanga Peninsula),是菲律宾棉兰老岛西部延伸出的一个半岛,同时也是菲律宾的一个大区,下辖有北三宝颜省南三宝颜省三宝颜锡布格省和半岛顶端的三宝颜市

三宝颜半岛北临苏禄海,南临西里伯斯海摩洛湾,西为苏禄群岛面积14,810.7平方公里,人口2,831,412人。


巴拉望岛菲律宾西南部的狭长形岛屿,行政上属于巴拉旺省。大部份区域仍未开发,生物资源丰富。

西濒南中国海,东临苏禄海面积约11,785平方公里,是菲律宾第五大岛 (次于吕宋岛民答那峨岛萨马岛内格罗斯岛)。岛上最高峰为 Mt. Mantalingajan (2,085 米)。

巴拉望岛是菲律宾境内少数没有火山的岛屿。

萨马岛

又译“三描岛”。菲律宾第三大岛(仅次于吕宋、棉兰老岛)。属米沙鄢群岛,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40-96公里,面积13,080平方公里。

宿务岛

菲律宾米沙鄢群岛中部岛屿。位于保和岛和内格罗斯岛之间。南北长216公里,东西最宽仅41公里,面积4,697平方公里。人口209万(1980,包括附近小岛)。地形起伏,中部多山地,由石灰岩、页岩、砂岩组成。有茂密的热带森林。四周为狭窄的海滨平原。气候湿热,无显著雨季,但受台风影响。

保和岛

菲律宾的岛屿。位于米沙鄢群岛的中部。面积3,975平方公里。人口77.3万(2008),主要为宿务人。多丘陵,中部是石灰岩地区,南北为冲积平原,还有大片沼泽,生长稠密的红树林和水椰子。海岸线平直,东北岸多珊瑚礁,船只不易靠岸。沿岸气候温暖干燥,内地凉湿。年平均气温27.8℃,年雨量1,500毫米。产稻米、玉米、椰子。有纺织厂。北部地区可全年捕鱼。有锰矿。
莱特岛菲律宾群岛中的米沙鄢群岛岛屿之一。面积7213平方公里。北临萨马海;东北隔圣胡安尼克海峡萨马岛相望,两岛有跨海大桥相连;南面为棉兰老海,与棉兰老岛相望;西南为保和岛;西为宿务岛;西北为马斯巴特岛

班乃岛(Panay),是菲律宾中部米沙鄢群岛西部的一个岛屿,位于民都洛岛东南,内格罗斯岛西北。

面积12011平方公里,人口3,973,877人(2007年)。山地、丘陵相间,中部有较大的滨海平原;炎热多雨。

内格罗斯岛(Negros)是菲律宾中部米沙鄢群岛的主岛,也是菲律宾第三大岛,面积13,328平方公里,人口约3,700,000人(2000年)。

民都洛岛

 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岛屿。介于塔布拉斯和民都洛海峡之间。长144公里,宽96公里,面积9,826平方公里。人口66.9万(1980),多为他加禄人,南部有少量米沙鄢人。北部是熔岩组成的起伏高原,南部为低丘陵,东、西沿岸是断续的海岸平原,多沼泽。河流多险滩、急流。气候炎热,雨量丰沛,但有干季。植被以热带季雨林为主。产稻米、椰子、蕉麻、玉米、甘蔗和水果。特产“他马劳”小水牛。伐木及渔业发达。有铜、金等矿。主要港口为曼布劳卡拉潘等。
  菲律宾中部岛屿。同吕宋之间隔贝尔德(Verde)岛航道,在民都洛海峡与塔布拉斯(Tablas)海峡之间。同许多岛屿不同,没有沿海深水港湾和近海小岛。岛呈椭圆形,面积9,735平方公里(3,759平方哩)。主要山脉长160公里(100哩),四周为零散的沿海平原。瑙汉(Naujan)湖和全岛最高的阿尔孔山(Mt. Halcon;高2,585公尺〔8,481呎〕)都在岛的东北部。有许多河流切割成的陡峭河谷。侏儒水牛是民都洛的特产。内陆山地居民多为半游牧的尼格利陀人(Negrito)和汉努诺奥人(Hanunoo)。沿海人口较稠密,多从事商业,居民主要是他加禄人(Tagalog)。在加莱拉港(Puerto Galera)设有菲律宾大学海洋生物研究站。南部有丰富的煤矿藏。
巴坦岛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南部,介于马尼拉湾和苏比克湾之间。长48公里,宽24公里。面积1373平方公里。多邦板牙人。陡峭的山峰纵贯南北,北为纳蒂布山,高1287米;南为巴坦山,高1432米,大部分为丛林。平均气温25-28℃,年降雨量1500-3000 毫米。东部沿海平原为农业区,产稻、玉米、甘蔗、木材和鱼类。南部有造船厂,北部辟为国家公园,有温泉。





巴厘岛印尼语Bali),作为行政区划时被称为巴厘省,是印度尼西亚33个一级行政区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岛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约1,000公里,与爪哇岛之间仅有3.2公里宽海峡相隔,面积约5,630平方公里人口约315万,其省会设于岛上南部的丹帕沙

弗洛勒斯岛


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岛屿。北临弗洛勒斯海,南滨松巴海峡和萨武海东西长约380公里,南北最宽70公里,面积14,25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全岛山地绵亘,最高峰拉纳加山海拔2,400米。十七世纪以来活动的火山达16座。产稻、玉米、咖啡、可可和海产,养马业重要。纺织工艺有名。

帝汶岛:Timor 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中最大、最东的岛屿。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高山连绵,海岸陡峭,有火山。最高点法塔迈洛海拔2,960米。岸外有珊瑚礁。地震频繁。

斯兰岛(Seram Island),又译为塞兰岛(Ceram,Seran或Serang),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主要岛屿之一,位于哈马黑拉岛以南,紧邻安汶岛,属马鲁古省管辖。该岛面积17100平方公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